中国海军航母时代:写在中国首艘航母入列10周年之际
原标题:中国海军的中国航母时代——写在中国首艘航母入列10周年之际
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 题:中国海军的航母时代——写在中国首艘航母入列10周年之际
作者 莫小亮 孙飞
2022年6月17日,一则消息引来全世界关注的海军航母目光: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这是时代艘航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写中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国首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母入
2012年11月23日,列周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在辽宁舰上成功着舰。中国 胡锴冰 摄
2014年12月1日,海军航母歼-15舰载战斗机从辽宁舰滑跃起飞。时代艘航 张凯 摄
辽宁舰成军、写中山东舰入列、国首福建舰下水,母入中国海军已经进入三航母时代。列周大国重器,中国承载见证着人民海军的奋斗与担当。
中国建造航母既是国之所需也是水到渠成
如果说现代文明由海洋文明开启,那么航母则是现代海军的标配,是一个民族海洋力量的象征。掌握现代航母建造技术,是当今世界海洋强国普遍追求,拥有航母战斗群成为海洋强国的“标准配置”。
中国国家安全和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海洋的联系如此紧密,全球海洋的和平与生态维护不能缺少中国的参与,不能缺少中国海军的身影。
古往今来的战争实践证明,武器装备是提高整体作战能力的物质技术基础,直接影响着战备水平和战争胜负。在奋力实现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征程中,航母这一象征国家综合实力的装备平台必不可少。
建造现代航母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发达的造船能力,尤其需要先进的科技能力和一流国防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四者缺一不可。对今天的中国来说,建造航母绝对不是偶然事件,既是国之所需,也是水到渠成、顺势之作。
2016年12月26日,辽宁舰航母编队首次出宫古海峡。 张凯 摄
海军辽宁舰在夜间放飞歼-15舰载战斗机。 张凯 摄
2008年,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政府将会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认真研究考虑有关建造航母问题。
2011年,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宣布,中国目前利用一艘废旧的航空母舰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
2012年9月25日,辽宁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序列,中国海军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航母,开启了中国的航母时代。
中国航母的能力正在一点点厚积薄发
发展航母对中国海军和国防工业部门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当梦想照进现实,别人看到的多是光环与喝彩,唯有亲历者才更加清楚这背后的艰辛和付出。
2019年12月17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 蒲海洋 摄
2022年8月6日,山东舰航母编队进行海上补给部署。 姬翔 摄
辽宁舰原舰长张铮曾说:“我以前干过的最大的战舰是六千吨,辽宁舰有六万吨,大了整十倍。它所带来的训练、作战、管理、安全等课目,都是崭新的,都是质的变化,要彻底改变思维惯势,一切从头开始。”
首批辽宁舰舰员的航母生活,是从认路开始的。二十多层甲板、三百多个舷梯、三千多个舱室,一不留神就会迷路。“又找不到路了”成为上舰初期辽宁舰通道里的高频词。
比起认路,真正让官兵们感到压力的是全舰几百个三级系统、几万套全新装备、数十万册技术资料、数以亿计的备品备件,如何在最短的时间熟悉掌握、有效驾驭。
山东舰副舰长徐英是首批取得夜间着舰资质的舰载机飞行员。回忆首次夜间着舰的那段日子,徐英表示,夜间飞行前,准备室里一片寂静,每个人都心事重重,眉头紧锁。纵有万千风险,他与战友仍然义无反顾,实现了夜间着舰突破。
2022年8月6日,山东舰航母编队进行航渡。 安妮 摄
2022年8月7日,山东舰在海上进行实弹射击。 史新荣 摄
第一次陆上大速度挂索试验、第一次低空大速度、第一次失速尾旋、第一次模拟着舰试验……当一个个“第一次”被相继突破,中国航母的能力正在一点点厚积薄发。
中国航母事业的发展不断带来惊喜
从“船能动、机上舰”到常态化远航,从单系统、单平台运用到编队体系融合,从近海试验试航到远海实战部署。十年间,中国航母事业的发展不断带给人们惊喜。
2016年年末,辽宁舰首次突破第一岛链,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那是一个晴朗的清晨,秩序井然的驾驶室里,不知是谁轻轻地说了一句:“我们终于走出来了。”
2017年1月,辽宁舰航母编队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执行跨海区训练和试验任务;
2020年12月,山东舰航母编队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相关海域开展训练;
2021年4月,辽宁舰航母编队在台湾周边海域进行训练;
2021年5月,山东舰航母编队在南海相关海域进行训练;
2022年5月,辽宁舰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远海实战化训练。
人们看到,中国航母编队的航迹在不断延伸。
2022年6月17日上午,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举行。 李唐 摄
不仅如此,如今的航母编队构成与辽宁舰入列初期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大型综合补给舰、052D型导弹驱逐舰、055万吨级驱逐舰相继加入。这些变化正是中国海军加快推进转型建设的生动写照。
随着福建舰的下水,中国航母从滑跃再次进化到“弹射+电磁”,一批成熟的航母舰员再次投入新的岗位,各种配套装备也在按期推进研发。中国海军的航母时代正在书写新的故事。(完)
[编辑:李岩]
(责任编辑:焦点)
-
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发挥绿色交易所功能,积极服务能源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转自:贝壳财经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11月21日晚,在2022论坛年会之“能源安全与绿色经济”平行论坛上,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表示,北京绿色交易所将持续深化绿色定价、绿色量化和绿色资金配置 ...[详细]
-
政知道 撰文 | 熊颖琪 董鑫 一审宣判半年之后,涉及木里矿区非法采煤问题的青海省原副省长文国栋再次出现在媒体报道中。9月28日,央视播出时政专题片《不负绿水青山》——木里矿区非法采煤整治始末;9月2 ...[详细]
-
观察者网讯)据韩联社援引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联参)1日消息,朝鲜于当地时间1日6时45分至7时03分向朝鲜半岛东部海域日本海)发射2枚弹道导弹。联参正在分析射程、射高、飞行速度等具体参数。10月1日是韩国 ...[详细]
-
转自:证券日报9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会议,对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再部署、推进再落实。会议指出,四季度经济在全年份量最重,不少政策将在四季度发挥更大效能,要增强信心,抓住时间窗口和时间节点 ...[详细]
-
当地时间11月23日,俄罗斯工业家和企业家联合会化肥生产和市场委员会主席德米特里·马泽平在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汇报工作时表示,俄罗斯乌拉尔URALCHEM集团开始使用人民币与巴西结算化肥。他表示,由于人民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晓资管 引言:泉果基金和旗下首只公募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赵诣在市场上都备受关注。泉果基金被业内认为是“衔玉而生”。年初,东方红资管原董事长王 ...[详细]
-
今年夏季经受了最高气温、最少水电、最大用电负荷极端考验的四川,正着力提升电力系统的抗风险能力。澎湃新闻注意到,一周之内,总投资逾800亿元的一批电源电网工程在四川集中上马,多措并举提高电力保供能力。“ ...[详细]
-
财联社10月1日讯编辑 牛占林)当地时间周五,印度国家气象局表示,印度10月份的降雨量可能会超过平均水平,这将给即将成熟的水稻和小麦等作物带来新的风险。印度气象部门负责人Mrutyunjay Moha ...[详细]
-
近日,厦门市思明区法院公布了一起案件:市民璐璐化名)还好好活着,却发现安息网络祭祀平台设有自己的纪念馆,包括灵堂、详细个人信息和照片。该馆建立于2016年1月,6年来访问量达4.3万余人次。为此,她状 ...[详细]
-
当地时间10月1日,德国内政部长南希·费瑟Nancy Faeser)表示,德国将与丹麦和瑞典共组调查团队,以查清北溪天然气管道“明显遭蓄意破坏”一事。据法新社10月1日消息,费瑟当日向《图片报》等德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