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能否念好中国“公募经”?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中国公募市场已成为诸多外资眼中的公募经香饽饽。就在2023年1月份,外资中国公募市场迎来两家外商独资公募,否念好摩根大通、中国施罗德投资通过股权转让、公募经”另起灶炉“的外资方式成功打入中国公募市场。实际上,否念好自政策开闸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之后,中国外商纷至沓来落子中国公募市场,公募经以求分得一杯羹。外资不过,否念好鲇鱼入局后,中国却也面临着水土不服的公募经困境。
不到一个月,外资中国公募市场迎两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否念好
1月20日,在中国公募市场盘桓近十九载的摩根资管终于拿下摩根基金100%的股权,而在本月13日,施罗德投资设立施罗德基金得以核准。
实际上,中国公募市场的万亿规模此前一度让外资垂涎,不过由于政策的限制,始终保持在参股或者相对控股。就在2020年4月,政策全面放开外资持股比例不受限制之时,其通过设立基金公司、股权转让等方式,成为中国公募市场的一员,当下已有6家外商独资基金公司。
不过,多只“鲇鱼”,当下或面临着水土不服的问题,其除了要融入本土之外,还要面临银行系、券商系等在中国盘踞已久的本土巨头的冲击。
外资“鏖战”中国公募市场
兔年春节之际,中国公募市场迎来第六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
1月20日,摩根资产管理宣布已经获得证监会批准,完成收购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这就意味着摩根资管将成为上投摩根基金100%全资股东,由此摩根大通公司成为上投摩根基金的实际控制人。摩根基金也成为境内第六家外商独资的基金公司。
资料显示,上投摩根基金成立于2004年,彼时其股东两位,分别为上海信托、摩根资产,持股比例分别为67%、33%。
不过,在被称为“中国资产证券化元年”的2005年,该基金公司完成了股权变更,股东依旧为上海信托以及摩根资产,不过持股比例则变成了51%、49%,完成该项股权变更后,外资砝码增强。
到2020年8月份,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信息披露了上海国际信托挂牌转让上投摩根基金49%股权的消息,彼时业内人表示或迎来首家外商独资公募。就在同年,摩根资产表示有意通过收购方式取得上投摩根的100%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投摩根正式成为外商独资之前,1月13日证监会官方表示正式核准设立施罗德基金,该基金公司由施罗德投资100%,而这也是2023年首家获批的外商独资企业。据悉,该基金公司注册资本为2.6亿元,根据批复要求,施罗德投资要在6个月内完成该基金公司的组建工作。
实际上,摩根资管和施罗德只是诸多外资进入中国公募市场的缩影,自政策开闸后,外资就争先在中国公募市场落子。
其中,贝莱德基金在2021年6月以首家在国内获批展业的外商独资基金公司的身份进入公众视野,当时业内普遍认为未来公募基金业将进入内外资机构同台竞技的新时代,由此贝莱德基金作为首家吃螃蟹的基金公司,业内也对其充满关注。
此后,外资加速了在中国公募市场上的布局,从时间线来看,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外资开始加速抢食。
去年11月下旬,路博迈基金获中国证监会颁发公募基金业务许可证,成为第二家在中国新设立开展公募基金业务的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翌月,中国公募市场迎来第三家外商独资的基金公司,即富达基金。
这四家基金公司之外,范达、联博等更多外资巨头还在排队申请公募牌照。
除了通过申请公募牌照来抢滩公募市场之外,外资还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控股基金公司。
比如,对泰达宏利基金垂涎已久的宏利金融。
2021年6月底,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信息显示,天津市泰达国际控股以17.58亿元的底价挂牌转让泰达宏利基金51%股份。同年10月中旬,泰达宏利基金上报《关于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百分之五以上股权的股东、实际控制人审批》。
到2022年1月份,天津市泰达国际控股再次公告股权转让事项,转让比例与转让底价并未变化。同年11月,泰达宏利基金51%股权转让正式获得证监会批准,若股权完成变更,泰达宏利基金则由“宏利新加坡和宏利香港分别持股51%和49%,这两家公司都是宏利投资管理的全资子公司,宏利投资隶属于宏利金融集团。
为何争相涌入
熙熙攘攘皆为利,外资纷至沓来的背后或是公募市场万亿规模的诱惑。
纵览外资”鲇鱼“入局的时间,集中在近两年。在该阶段,公募基金行业政策逐步开闸,这给对中国公募市场虎视眈眈的外资入场的机遇。
具体来看,在2019年年底,坊间传闻,已获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资格的机构,可以申请在中国境内设立公募基金,即外资私募的“私转公”申请流程已经开启。
彼时,市场传出消息,富达、贝莱德、路博迈等多家已经将申请公募基金牌照提上日程。
到2020年4月,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将正式取消。
政策开闸的同时,中国公募市场的规模也让一众外资垂涎。
在2022年收官之际,公募基金业绩以及规模出炉,截至去年12月22日,年初至此公募新发规模1.45万亿份,居历史第三高;年内公募基金数量突破1万只,总管理规模提高27.29万亿元,刷新历史新高。
对于中国公募市场的未来,机构也给出了一个颇有”钱景“的预测,在2021年麦肯锡在其报告中指出,到2025年,中国资管市场整体管理规模将升至196万亿元,2019-2025年均管理资产增速将超过9%。其中公募基金将以18%的年复合增长率领跑市场增量管理资金净流。
前景可观,外资加速抢“食”步伐。
就在宏利金融集团成为泰达宏利基金掌舵人后的翌月,公募老将金旭和高贵鑫已于去年12月23日正式履新泰达宏利基金,分别担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一职。其中,金旭在业内颇有盛名,其先后在任华夏基金副总经理、宝盈基金总经理、招商基金副董事长。高贵鑫也曾在华夏基金、大成基金、国泰基金等公募机构任职。
路博迈基金在获批之前,就做足了准备,曾任海富通基金总经理的刘颂在2017年以全球合伙人兼中国区负责人的身份加盟路博迈基金。
悍将黄小薏从老东家华宝基金离职后,富达国际招至麾下,负责在华的资管业务。根据第一财经,黄小薏已成为富达基金总经理。
招兵买马之际,外资公募也在公募市场细分领域中寻找机遇。比如,富达基金主要聚焦在养老金领域;贝莱德主打权益产品;泰达宏利基金则是以债基以及货币“打天下”……
能否念好“公募经”
不过,即便是外资公募多管齐下意图融入,却频频“触礁”。
贝莱德作为国内首家外商独资的基金公司,自成立之日就备受市场关注,也颇具代表性,不过从产品业绩来看,并不如人意。
自其成立,发行基金共计10只,其中披露了2只基金近6个月的业绩,即,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贝莱德港股通远景视野收益率(以A类份额为例)分别为-7.93%、-1.42%。
管理业绩收益不佳,规模也处于停滞状态。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去年年底,该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为62.48亿元,到2022年年底,其规模缩水至53.98亿元。
这两只基金中,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发行至今,规模已经发生了四连跌,连续四个季度被投资者赎回。总份额从上市时的66.81亿份,下跌到去年第四季度的55.1亿份。
据悉,贝莱德作为全球性的资管巨头,最厉害的是ETF,但在国内布局的始终是主动管理型产品,难以看出其战略布局。
同时,从基金经理来看,有7位,其中基金经理李倩、单秀丽、唐华以及投资总监陆文杰,都是投资界的新人,此前并无任何实战经验。
有业内人士表示,海外基金的整体是以价值投资为主,近两年A股波动较大,整个权益市场的表现都不太好,外资也难以独善其身,也可能和外资机构在中国水土不服有关。
外资公募“本土化”需要时间,出现这类“水土不服”的情况很正常。
对于外资公募的破局之道,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屈辰晨表示,以国内主动管理市场为例,主要还是以业绩和渠道为王,出色的业绩再加上渠道力量将是外资在公募市场弯道超车的关键。
除了要克服自身问题之外,外资公募需与中国公募市场盘踞已久的巨头,比如银行系、保险系、券商系公募基金抢食。由此来看,外资基金公司立足之路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知识)
-
据美国航天局NASA)21日表示,美国“猎户座”飞船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后,于当地时间11月21日抵达月球,并继续向绕月轨道前行。“猎户座”飞船于当地时间11月16日发射升空,搭载着美国 ...[详细]
-
每经特约记者 苏小宁 乔生 每经编辑 张海妮 2023年1月29日,江西省上饶市公安局发布通报称,1月28日,公安局接到群众电话报警称,在河口镇金鸡山区域树林中发现一具缢吊尸体。警方赶到现场勘查后,发 ...[详细]
-
发布公告,公司于近日获悉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紫金集团”)在2022年3月10日、3月15日通过二级市场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误操作,出现短线交易公司 ...[详细]
-
图片来源:中信银行)除了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建设银行、衢江农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在碳账户方面也做了诸多尝试。比如,去年11月3日,浦发专门推出了一套面向企业和个人客户的立体式碳账户体系,依托这一体系,该行 ...[详细]
-
转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11月22日讯 2022年论坛年会昨日重磅开幕,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会上表示,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已是我国金融监管的重中之重。资本是银行承 ...[详细]
-
东航失事客机乘客朋友:初三女孩独自乘机返家 下周过16岁生日
3月21日,东航自昆明飞往广州的MU5735航班在广西梧州市藤县附近坠毁,机上人员共132人,其中乘客123人,机组9人。陈晓化名)的朋友佳佳就在出事的航班上,她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佳佳在昆明读初三, ...[详细]
-
戴先任“这款交友App,把我们家闹得鸡飞狗跳。”武汉市民刘女士说,家里老人看网络广告下载了一款中老年社交App,结果被引诱充值五六千元。据3月14日新华社报道,如今不少老年人用上了智能手机,但因欠缺网 ...[详细]
-
来源: 时代财经一直到4月5日,昆明至广州的直航机票才恢复购买,包括MU5375也显示于4月5日恢复售票,一共停飞14天。东航客机MU5735失事,正在引起一连串连锁反应。根据航班信息,该航班于今日1 ...[详细]
-
“95后更向往发达城市,一二线城市人才集聚、三四线人才流出。分地区看,95后人才向东部集聚更明显。”11月22日,智联招聘与泽平宏观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给出上述结论。报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营收增长40%难挡亏损,海底捞市值已较高点跌去近八成 财经十一人 文|杨立赟2月21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6862.HK)发布盈利警告:其2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