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储蓄国债爆火,上线一天即售罄 工行日售近80亿!

储蓄国债爆火,上线一天即售罄 工行日售近80亿!

2025-07-06 03:09:47 [休闲] 来源:各得其宜网

来源:时代周报-时代在线

今年以来,储蓄由于市场波动,国债工行不少银行理财跌破净值,爆火加上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下调,上线售罄越来越多的天即投资者开始倾向国债、大额存单、日售结构性存款、近亿银保产品等低风险投资品种。储蓄

2022年第七期储蓄国债(下称“22储蓄07”)和2022年第八期储蓄国债(“22储蓄08”)于10月10日起发售。国债工行

据财政部公告,爆火本次发行的上线售罄“22储蓄07”、“22储蓄08”均为电子式国债,天即票面年利率分别为3.05%和3.22%,日售最大发行总额为400亿元。近亿相比定期存款,储蓄本次储蓄国债利率更具吸引力,受到投资者青睐,不少银行上线该产品不到一天即售罄。

10月9日,央行发布《2022年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选择“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为58.1%,较上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选择“更多投资”的居民占比为19.1%,较上季度上升1.2个百分点,是自2021年二季度以来的首次上升。

居民储蓄意愿下降,投资意愿增强,如何选择稳定的投资产品提高财富价值,成为了当下的热门话题。

储蓄国债受热捧

时代周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收益稳定、信用等级高、起购金额低、可提前兑取等因素是储蓄国债吸引投资者购买的重要原因。

财政部公告显示,“22储蓄07”和“22储蓄08”两期电子式国债于10月10日至10月19日发售。其中,“22储蓄07”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3.05%,最大发行额为200亿元;“22储蓄08”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3.22%,最大发行额为200亿元。

收益方面,两期储蓄国债每年10月10日付息,“22储蓄07”和“22储蓄08”分别于2025年10月10日和2027年10月1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投资者可在、、、、、、、、、等40家银行进行购债。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一直比较喜欢购买国债,尤其是中老年群体,今年存款利率持续走低,长期利率降幅明显,未来可能进一步走低,购买长期国债可以减少利率下降带来的影响。

图源:图虫创意

时代周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储蓄国债的票面利率已进行三次下调,两种期限的储蓄国债票面利率均下调35个基点。

据财政部数据,4月10日,3年期的“22储蓄01”和5年期的“22储蓄02”开始发行,票面利率分别为3.35%和3.52%,较2021年最后一次发行的储蓄国债票面利率均下调5个基点;7月10日,3年期的“22储蓄03”和5年期的“22储蓄04”发行,票面利率下调15个基点,分别降至3.2%和3.37%;10月10日,3年期“22储蓄07”和5年期的“22储蓄08”发行,票面利率下调15个基点,分别降至3.05%和3.22%。

票面利率屡次下调并没有浇灭投资者的购买热情。时代周报记者发现,在储蓄国债开售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多家银行购买页面就显示“已售罄”“当前无可销售额度”“可销售额度为0元”等提示。

工商银行APP显示,截至10月11日11时58分,该行电子银行渠道的“22储蓄07”和“22储蓄08”可销售额度已为0元。另据财政部披露,工商银行本次代销储蓄国债的额度比例为19.78%,这意味着,工商银行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79.12亿元的售卖计划。

不过,由于储蓄国债投资期限较长,银行人士建议投资者提前做好资金规划。据财政部公告,本次发行的储蓄国债可提前兑取,若投资者提前兑取,将会按照持有期限的不同,扣除特定天数的利息,并可按照提前兑取本金的1%收取手续费。

类固收产品有望热销

除储蓄国债外,大额存单的销售情况也持续升温。

自今年9月15日以来,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下调,投资者开始转投大额存单,多家银行出现“一单难求”的现象。以中国银行为例,截至10月11日,该行1个月、3个月、6个月期限的大额存单额度告急,购买界面显示“产品剩余额度不足,请选择其他产品进行购买”,而24个月以上大额存单产品已无法购买,购买界面显示“暂无可购买产品”。

深圳某国有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大额存单销售火爆,主要是因为利率比定期存款高。”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5%、1.7%、1.9%和2.4%,而同存期的大额存单利率分别为1.6%、1.8%、2.0%和2.5%,均高出10个基点。

此外,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结构性存款和银保类产品同样是银行机构主推的类固收型产品。

据介绍,结构性存款与定期存款同为存款产品,均纳入《存款保险条例》的保障范围。在收益构成方面,结构性存款在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嵌入金融衍生品,通过挂钩汇率、指数、股票等标的,获取远超存款利率的收益。

iFinD数据显示,今年发行的结构性存款的预期收益率集中在3至4%之间,有的甚至超过5%。其中,预期收益率最高的是广发银行于5月发行的(520特别版)“广银创富”D款2022年第74期人民币结构性存款(挂钩中证500指数双向鲨鱼鳍结构),预期年化收益0.5%~8.5%,投资期限为138天。

“结构性存款一部分收益来自投资收益,要注意实际收益未必能达到预期收益。”上述工作人员表示,若投资者对资金流动性要求不高,更推荐购买终身寿险、年金险等银保产品。

目前,市面上的银保产品可分为3年期交、5年期交、10年期交和趸交4种类型,复利在2.5%~3.5%之间,优势在于锁定长期收益,功能定位为长期储蓄、养老和财富传承。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中途退保只可领取保单的现金价值,现金价值在缴费期限内一般低于累计所交保费,若投保后第1年退保,将会损失10%-60%的保费。

针对提前退保损失本金的情况,中国精算师协会提示广大保险消费者,不要盲目跟风,综合考虑家庭情况、收入情况,根据自身需求确定投保何种保险产品。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如果自身的投资经验不够丰富,建议还是选择相对风险更小的货币基金投资,否则很容易出现大家看到的“理财刺客”的现象。

(责任编辑:综合)

推荐文章
  • 三峡集团再发行20亿碳中和债,今年以来已发行九期

    三峡集团再发行20亿碳中和债,今年以来已发行九期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2022年度第八期绿色中期票据碳中和债)终于发行完毕,11月21日,三峡集团公布了“22三峡GN008碳中和债)”的发行情况。根据公告,本期债券计划发行 ...[详细]
  • 鸡蛋期货突然启动上涨行情 “底气”何在?

    鸡蛋期货突然启动上涨行情 “底气”何在? 来源:期货日报昨日,主力2301合约盘中出现大幅拉升,午后涨幅进一步扩大,截至收盘,涨幅达2.34%,收报于4382元/500千克。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鸡蛋现货持续偏强,叠加2301合约一直处于贴 ...[详细]
  • 首只开盘即破发公募REITs诞生

    首只开盘即破发公募REITs诞生 每经记者 李沛沛 每经编辑 叶峰 11月22日,中金安徽交控REIT正式上市交易,开盘就出现破发,盘中跌幅一度超过7%。截至收盘,该基金在二级市场的最新价格为10.390元,下跌4.5%。这也使得中金 ...[详细]
  • 收盘:美股周一收跌 纳指下跌1.1%

    收盘:美股周一收跌 纳指下跌1.1% 北京时间22日凌晨,美股周一收跌,纳指下跌近1.1%。本周市场焦点是多家零售企业的财报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投资者密切关注零售业在“黑色星期五”的销售表现。一位美联储高官称美联储必须注意过度紧缩 ...[详细]
  • 中国核电: 牢守绝对安全 擦亮核电“国家名片”

    中国核电: 牢守绝对安全 擦亮核电“国家名片” ◎记者 王子霖 张雪自1991年12月15日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算起,已经走过30多个年头。从追赶、并行到超越,从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再到项目出海,零起步的中国核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核电也成为 ...[详细]
  • 广发能源化工日评:夜间沙特产增产传闻证伪,油价大幅震荡

    广发能源化工日评:夜间沙特产增产传闻证伪,油价大幅震荡 【行情回顾】11月21日, NYMEX 原油期货12合约79.73跌0.35美元/桶或0.44%;ICE布油期货01合约87.45跌0.17美元/桶或0.19%。中国INE原油期货主力合约2301跌2 ...[详细]
  • 发行注册制: A股市场实现“从优到强”转变

    发行注册制: A股市场实现“从优到强”转变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上市公司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经济发展动能的“转换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先锋队”、践行资本市场“人民性”的源头基础。上市公司 ...[详细]
  • 7万元可考研“包过”?“技术总监”等人被判刑

    7万元可考研“包过”?“技术总监”等人被判刑 一则组织研考作弊的案件被曝光。据了解,这起由湖南湘潭市岳塘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组织考试作弊案,法院一审以组织考试作弊罪分别判处被告人王某等4人有期徒刑三年至七个月不等的刑罚,各并处罚金。刚开考,几名作弊 ...[详细]
  • 民政部: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并扩大试点范围

    民政部: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并扩大试点范围 来源:华夏时报文/傅碧霄养老服务机构迎来政策密集扶持。继8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措施》)后,9月1日,民政部养老服务司 ...[详细]
  • 践行金融为民使命 护航“银发”办事无忧

    践行金融为民使命 护航“银发”办事无忧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立足新的发展阶段,新时代赋予“人民金融”更为丰富的内涵,也赋予金融机构更加深刻的责任。随着长寿时代的到来,银行业作为科技化、智能化运用最广泛、最成熟的领域之一,提升适老化金融服务既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