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音江:80%的消费者称经历过大数据杀熟
被各种商家营销套路侵害权益?陈音买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诉无门? 黑猫投诉平台全天候帮您解决消费难题【】
新浪科技讯 6月16日下午消息,由新浪财经出品、江的经历及新浪科技联合主办的消费创投沙龙《财之道》2022年第九期正式上线,本期主题是数据杀熟《疫情下的618,价值型消费代替报复性购买?陈音》。
对于618和双11这类购物节,江的经历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指出了一些需要优化和改善的消费地方。
他特别提到了大数据杀熟的数据杀熟问题,在618、陈音双11还有平时都存在。江的经历调查数据是消费80%的消费者说存在大数据杀熟,甚至有将近80%的数据杀熟消费者认为自己经历过大数据杀熟。但实际上商家是陈音都否定大数据杀熟的,电商平台也说不可能去大数据杀熟。江的经历“但为什么会出现大数据杀熟这种情况?消费我们的商家、经营者确实还要深入地考虑这个问题。”
他表示,经营者认为专门针对老客户去提高价格,或者针对哪一部分忠实的客户去提高价格,可能就是大数据杀熟。这是商家的一种看法。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在同一个平台同时下单去购买同一个商品,如果我的价格不一样,可能就是遭遇了大数据杀熟。可能双方的认识不一样,立场不一样,是可以理解的,但这里面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商家是不是会侵犯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受保护的权利?比如你没有经过消费者的同意,过度地采集、过度地使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这种情况,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包括《个人信息保护法》,都明确地规定,你在采集和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时候,必须要经过消费者的同意。
第二,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的问题。比如可能我买了一只贵的,你不能全部给我推荐贵的,你要给我同时兼顾便宜的,也有贵的,所以商家在推送的时候不能只推送跟消费者特征相符的商品。
第三,价格打折优惠,可能针对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消费者,可能有不同的打折折扣力度。如果商家根据消费者的特征去区别地给某一部分消费者打那种折扣,给这部分消费者打这个折扣。如果平台或者商家导致消费者的价格不一样,实际上这种行为很可能就会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的权益。
(责任编辑:娱乐)
-
纪检监察人才缺口背后,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巨大需求2018年底,郑洪第一次考研,报考了西南政法大学的法律硕士监察法实务方向。这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明确“设立国家监察委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 曹恩惠 上海报道中报季落幕,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再次奏响了一首喜与忧的奏鸣曲。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85家光伏上市公司注:83家A股公司,1家H股公司,1家美股公司)今年上半年累 ...[详细]
-
◎记者 陆海晴 汪友若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在此背景下,上半年券商的基金分仓佣金收入超过90亿元,较去年同期略减少1.39亿元,、长江证券、、、位居前五。天相投顾数据显示,公募基金2 ...[详细]
-
国家卫健委:人体器官捐献法修订取得实质性进展,近期将颁布实施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9月1日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期答复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委员《关于制定人体器官捐献法的提案》称,《人体器官捐献法》修订取得实质性进展,《条例》拟更名为《人体器官捐献 ...[详细]
-
本周,共计有17只新股等待上会,涉及融资计划达269亿元之巨。这其中,体量最大的是冲锋创业板的绍兴中芯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芯集成),只此一家的融资计划便有125亿元。创业板:4公司预融21.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停牌】603056 【复牌】无:8月预中标4个环卫服务项目 合同总金额915.71万元福龙马603686)8月31日晚间公告,公司8月预中标的 ...[详细]
-
聚焦“双碳”战略与汽车智能化 2022汽车资本论坛今日在京举办
本报记者 龚梦泽2022年以来,浙江省、深圳市、广州市、上海市等多地开始尝试开放路测,尤其是深圳市率先在法律法规上推动L3级智能驾驶落地。在各地放开路权和法律法规的支持下,2022年下半年到2023年 ...[详细]
-
七国集团财长发表联合声明 决定对俄石油和石油产品实施价格上限
当地时间9月2日,七国集团的财政部长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宣布已同意对俄罗斯石油和石油产品实施价格上限。声明称,只有在石油和石油产品价格等于或低于所制定的价格上限时,才允许对其进行运送。此前,欧盟委员会 ...[详细]
-
9月1日至9月4日,成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据官方通告,9月1日18时起,全体居民原则居家,非本小区居民不得进入。每户居民每天可安排1人凭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外出1次就近采买生活物资。有外 ...[详细]
-
赵峰:保险业数字化转型不是单一新技术应用,其本质是技术和业务的深度融合
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服务专题的重要论坛之一,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