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启动临港滨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总投资5.3亿元
原标题:上海启动临港滨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上海生态总投资5.3亿元
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上海市2022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以视频形式举办。启动本文图片均为 上海市水务局 图今年6月8日是临港第十四个“世界海洋日”。当日上午,滨海保护上海市2022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以视频形式举办。海洋
活动透露,修复临港滨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已启动,总投资亿这是上海生态上海市近年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上海市海洋局发布了《2021年上海市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市海洋局、启动崇明区政府、临港市长兴岛管委会签署了《关于推进崇明(长兴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滨海保护
2021年上海海洋生产总值达10366.3亿元
根据《2021年上海市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海洋2021年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0366.3亿元,修复位居全国第四名,总投资亿同比名义增长6.8%,上海生态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占当年全市生产总值的24%,占当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1.5%。
其中,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2572.8亿元;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4150.9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3642.6亿元。
上海市主要海洋产业包括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化工业,以及海洋油气业、海洋渔业、海洋电力业、海洋生物医药业等。
从产业结构看,滨海旅游业比重最高,占全市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58.3%,其次是海洋交通运输业,占比33.8%;海洋船舶工业占比5.4%;海洋化工业占比1%;其它海洋产业占比1.5%。
从发展情况看,主要海洋产业强劲恢复,发展潜力与韧性彰显。滨海旅游业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全年实现增加值1500.5亿元。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年实现增加值869.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34.2%。根据《2021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上海继续位列2021年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第三名。
海洋船舶工业稳步发展,新承接订单量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137.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9%。与此同时,海洋油气业、海洋电力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增长较快,全年分别实现增加值18.7亿元、6.5亿元和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分别为43.8%、47.7%和48.1%。
临港滨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效果图临港滨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已启动
活动透露,上海已启动临港滨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该项目是《上海市海洋“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总投资5.3亿元,是上海市近年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据了解,项目位于临港新片区,总体呈“一带三点”布局,其中一带是“堤前中高滩湿地保护及修复带”,三点分布是港湾凹地生境修复(节点一)、南汇嘴特色湿地保护修复(节点二)、侵蚀海滩保护修复(节点三)。
保护和修复措施主要是:开展外来物种(互花米草)治理、本土海洋生物生境营造,丰富海洋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减灾效益。同时,将建设生态监测站、碳通量塔与警戒潮位标志物等科普管护设施,对修复成效进行长期跟踪监测,加强海洋科普宣教,提升公众的海洋意识。
上海市水务局(市海洋局)表示,通过项目实施,将进一步改善临港海岸带生态系统质量、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减灾协同增效、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固碳增汇,在临港新片区形成一条高品质亲海岸线,为南汇新城“湖海相融,开放共享”的生活空间增添更多海洋特色。
上海临港滨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效果图推进崇明(长兴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为了将长兴岛打造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推进崇明(长兴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海市海洋局、上海市长兴岛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本次合作协议聚焦五个方面:
一是推动高端先进海洋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优化提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布局,积极推进港机和海工装备延伸产业链。
二是推进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服务上海交大海洋装备研究中心等项目建设、培育涉海重点领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支持国家、市级层面高技术含量的海洋重大项目落户长兴岛。
三是创新横沙国际渔港发展模式,支持横沙渔港探索渔业综合营运服务体系的发展模式,促进有关院校和研究机构与横沙渔港合作,推动海洋渔业全产业链发展。
四是营造优良的涉海营商环境,探索设立长兴岛海洋基金、协同建立长兴岛海洋人才实训基地。
五是加强海洋文化宣传,重点打造海洋装备特色工业旅游名片,建设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建立“长横海洋文化旅游联盟”等。
(责任编辑:热点)
-
转自: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社武汉11月20日电记者徐海波、龚联康)20日,在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国家顶级节点全面建成发布仪式,标志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 ...[详细]
-
医疗“新基建”加速产品放量,A股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前三季业绩增长显著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随着三季报发布期的到来,A股医疗器械上市企业“成绩单”相继出炉。其中医疗设备巨头依旧领跑,多家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20%。10月27日晚 ...[详细]
-
园区经济看广东丨与广州汽车产业共成长,东风日产乘用车主动打造柔性供应链
编者按:作为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产业园肩负着集聚创新资源、培育产业新势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一系列使命,是区域经济版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各地擦亮产业金“制”招牌的必要手段。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依托 ...[详细]
-
CFTC商品持仓解读:黄金看空情绪创近四周新高,原油净多头增加逾3万手
汇通网CFTC持仓数据:截至10月25日当周,投机者所持COMEX黄金净空头头寸增加12501手至33134手合约,创最近四周新高。COMEX白银净空头头寸减少1537手至6062手。COMEX铜期货 ...[详细]
-
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机构名单出炉,23家商业银行、11家理财公司入选
转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11月21日讯记者 王金瑞)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决策部署,促进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11月18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和理财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跨国车企加码中国市场:宝马扩建电池生产中心 大众168亿元建合资公司
中国经营网本报记者 陈茂利 北京报道多家跨国车企加码中国,开启新一轮投资高潮。近日,宝马集团宣布,将采购远景动力中国电池科技公司)生产的下一代锂离子电芯,使用在美国斯帕坦堡工厂将生产的下一代电动车型上 ...[详细]
-
通讯员 韩哲 赵庆川 报道本报德州讯 日前,国内首条汽车DP R—EPS智能转向器全自动装配生产线在德州成功下线。该生产线由德州天衢新区企业山东凯帝斯工业系统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而成,填补了国内该领域 ...[详细]
-
“双碳”助推新能源行业驶入加速赛道,资产管理的“不可能三角”或将打破
来源:华夏时报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苗诗雨 陆肖肖 北京报道11月23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省风电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下称“《 ...[详细]
-
健身镜是不是智商税?FITURE联合创始人唐天广:除硬件外,还要靠订阅赚钱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谢楚楚 北京国贸FITURE店铺里摆着的十多块健身镜,内容各不相同,武艺、冥想、有氧舞、青少儿专属、HIIT......,一位孕妇和丈夫停留在一块显示为孕妇专属的镜子前,镜子上一位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