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集采在31省份全面落地 最高降幅73% 约300亿市场将迎何变局?
7月4日,胰岛亿市迎何阳光采购网发布《关于本市做好第六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胰岛素专项)有关工作的素集通知》,宣布上海自即日起执行第六批国家集采(胰岛素专项)中选结果。采省场至此,份全幅约全国31省份均已落地实施胰岛素集采。面落
根据去年11月国家医保局在上海举行第六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胰岛素专项),地最采购品种主要针对第二、高降三代胰岛素,变局为餐时人胰岛素、胰岛亿市迎何基础人胰岛素、素集预混人胰岛素、采省场餐时胰岛素类似物、份全幅约基础胰岛素类似物、面落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地最共6个采购组,高降共计80余个产品。涉及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天麦生物、、珠海联邦制药、、万邦生化、和等10多家企业。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胰岛素及其类似物销售额约270亿元,这也意味着,胰岛素专项集采将撬动近300亿元规模的市场。
胰岛素集采落地结果显示,中选产品45个,中选产品价格平均降幅48%,最高降幅73%。该集采首年采购需求量2.1亿支,涉及金额170亿元。据估算,在胰岛素集采全面落地之后,每年能节省胰岛素费用约90亿元,将进一步为超过1000多万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减轻用药负担。
某证券研究所负责人、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胰岛素集采最大的关注点不是在于企业抢份额,最大的意义在于,是否能够促进胰岛素治疗模式的改变。此次胰岛素集采在31省份落地,国内胰岛素竞争格局有望迎来一波调整。
“目前,国内也在加速进行四代胰岛素的研发进展,这也意味着,在研发实力上,中外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后续,在胰岛素市场的竞争上,薄利多销也将成为一大方向。”上述分析师说道。
有内分泌科室临床医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上胰岛素不同的厂家、不同的规格、不同的型号,还有短效、中效、预混、长效的价格都是不一样的。国产的预混胰岛素一般价位在30到50元之间,进口的胰岛素一般是在50到80元之间。长效胰岛素方面,国产价格在150元左右,进口价格在170到180元之间。
而在此次专项胰岛素集中采购中标的常用的二代和三代胰岛素中,部分三代胰岛素价格降至全球最低。根据胰岛素集采的落地情况来看,通化东宝中标餐时人胰岛素、基础人胰岛素等5个产品竞价;甘李药业中标预混人胰岛素、餐时胰岛素类似物等6个产品竞价;珠海联邦制药中标餐时人胰岛素、基础人胰岛素、预混人胰岛素等6个产品竞价。此外,万邦生化、天麦生物、海正药业、东阳光也有不同的产品中标。
甘李药业、通化东宝的表现最引业内关注。甘李药业被认为是本次胰岛素集采的价格“杀手”,旗下6个竞标产品(1个二代胰岛素、5个三代胰岛素)全部拟中选。2个三代胰岛素更是报出最低价,门冬胰岛素报价19.98元,甘精胰岛素甘李药业报价48.71元。
在跨国药企方面,诺和诺德的人胰岛素注射液、精蛋白人胰岛素、精蛋白人胰岛素(30R)、地特胰岛素、德谷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门冬胰岛素7个产品中标;赛诺菲谷赖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2个产品中标;礼来人胰岛素、精蛋白人胰岛素、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赖脯胰岛素、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个产品中标。
其中,礼来第三代预混人胰岛素类似物优泌乐®25(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用(25R))甚至降到20元以下,单支价格仅为18.89元,低于大部分人胰岛素。
这也意味着,随着集采的落地,用药负担进一步减轻,对患者的用药也将产生影响。“质优价廉”的三代胰岛素市场需求或将进一步释放。
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改革不断推进,用市场化机制有效挤压了医药价格虚高。在此前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表示,从三年的改革累计成果来看,国家组织集采节约费用2600亿元以上。
今年年初,国常会就提出,要推动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并提速扩面,持续降低医药价格,让患者受益。而按照此次国常会决策部署,2022年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将再次升级,不仅集采数量将增加,集采品类也将再次扩围。
针对胰岛素集采落地后中外市场的竞争格局,也有分析师表示,跨国药企的市场占有率能否有所下降,使得更多的本土企业能趁势而为取得更多市场份额也是本次胰岛素集采推进的重要方向之一。更多优质药物也将以低价的方式服务于患者,这也是本次胰岛素集采背后最大的意义。
从此次胰岛素集采的落地与前五次集采不同之处来看,这也是国家药品集采范围从化学药扩展到生物药领域的首次尝试。这一尝试也被业内人士认为,其他生物药后续被纳入集采的趋势已经愈发凸显。
对于胰岛素集采的落地意义,上述证券研究所负责人、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认为,相关行业将迎来结构性调整,将利好胰岛素行业产能充沛、终端医疗机构覆盖率高的龙头企业。也有更多的声音认为,根据此前几轮集采的推进情况来看,具体的影响也需要依照患者的用药习惯、具体临床需求情况而定。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彭永德教授对胰岛素集采政策进行解读时也指出,与化学药品带量采购相比,胰岛素集采政策是有所不同的,之前进行了四批化学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所有参与的药品要经过药品一致性评价,证明参与带量采购的药物与原研药物分子结构、疗效、安全性是一致的。正因为有了药品一致性评价作为化药带量采购的理论支撑,化药带量采购的中标药物大部分为国产公司药物,医疗机构要优先选择中标的带量采购药物,按照比例使用完中标的药物后才可以选择原研药物。
“但是胰岛素集采政策与之不同,胰岛素是特殊的生物制品,不同的品种规格之间不可以互相替代,且没有进行药品一致性评价。因此,此次胰岛素集采,参与的中国常用胰岛素全部中标,都可以进到集采目录当中。临床工作中要避免出现‘一刀切’盲目替换胰岛素的情况,因为不同品种规格的胰岛素互相替换,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彭永德指出,胰岛素集采政策实施后,总体上不太会影响临床中的使用,如基础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同一品种规格胰岛素作用是相近的,从大方向来看不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但是,同一品种规格,不同厂家的胰岛素其注射装置不同。如果患者更换胰岛素,要重新购买注射装置,同时需要进行学习、培训如何使用新的注射装置,这会给患者带来不便。
由于不同胰岛素之间是有差异的,同一品种胰岛素虽然分子相同,但是生物制剂是有立体结构的,生产工艺会造成差异,稳定性不同,不同品种之间的胰岛素差异就更大了。因此,作为临床医生,在执行层面,在满足集采政策的要求下,要尊重患者的选择、患者的意愿。医患之间要充分沟通,不能盲目地替换治疗方案,否则会带来医疗问题。
上述内分泌科室临床医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首先,从医生的角度和医院管理的角度而言,希望在政策推行之前能充分地做好社会各层面的知晓和宣传,这样更有利于医院去实施和执行;其次,集中采购的本意是尽量减少中间环节药品的流通费用,希望采购能在此基础上消解掉更多的“带金销售”环节,让患者真正能够获得实惠,吃到又便宜又好的药;此外,随着集采品种中选的企业数不断增多,供应保障也是重要的指标,值得药企重视。
(责任编辑:热点)
-
观察者网讯)据《朝鲜日报》《东亚日报》等韩媒当地时间22日报道,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这天,韩国KBS电视台女记者郑伊秀音译)在直播时,被突然闯入镜头的一些外国球迷强搂猛撞。报道称,遇到突发情况的郑伊秀迅 ...[详细]
-
“人民海军”微信公众号20日消息,6月17日上午,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举行。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舷号为“18 ...[详细]
-
午评:港股恒指涨1.43% 恒生科指涨1.49%医药股集体上涨
6月21日消息,今日开盘,港股恒指高开0.48%,随后涨幅扩大。截至午间收盘,涨1.43%,报21466.03点;国企指数涨1.52%,红筹指数涨1.48%。涨1.49%,涨10.28%,快手涨%3. ...[详细]
-
澎湃财讯6月20日,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华夏幸福,600340.SH)公告,收到控股股东华夏幸福基业控股股份公司通知,因其开展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和融资融券业务中的金融机构于2022年6月17日至2022年 ...[详细]
-
辽宁创新驱动振兴发展本报记者 刘成友 辛 阳 刘佳华《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31日 第 07 版)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智慧大脑”,让这家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焕然一新。“以前要获 ...[详细]
-
城市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之一,其管理必然也离不开“标准”的支撑。2018年,上海出台了《关于加强本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截至2020年年底, ...[详细]
-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新政出台的一个月,杭州主城八区二手住宅成交套数达到5143套,环比上涨112%,日均成交量上涨119%,涨幅翻倍,效果立竿见影。中房报记者 付珊珊丨上海报道杭州楼市正步入回暖期。“上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计思敏6月21日,上海股份有限公司603565.SH)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拟收购上海赢湾兆业房地产有限公司100%股权的公告。公告显示,上海中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长琨置业发展有 ...[详细]
-
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五地的科创金融改革迎来行动指南。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同意,2022年11月18日,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 ...[详细]
-
中新财经6月21日电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消息,6月21日上午,随着印尼雅万高铁2号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雅万高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全线13座隧道的全部贯通,为2023年6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