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出炉 创投市场投资“线索图”更加明晰

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出炉 创投市场投资“线索图”更加明晰

2025-07-06 06:10:21 [知识] 来源:各得其宜网

金融时报

生物经济赛道迎来重磅规划。线索图为系统谋划和整体推动我国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生物国家发展改革委5月10日对外公布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济加明这也是年规我国生物经济领域的首个顶层设计。

《规划》制定了“十四五”时期生物经济发展目标,划出明确了生物经济四大重点发展领域,炉创部署了生物经济发展五方面重点任务,投市并对2035年发展目标做了展望。场投

对于创投市场而言,资更《规划》为创业投资(VC)、线索图私募股权投资(PE)指明了未来投资布局的生物战略方向。有私募市场人士表示,经济加明近年来,年规“跟着国家政策走,划出去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炉创产业”已成为创投行业的共识,《规划》有望为本就较为活跃的生物经济领域带来更多信心。

我国生物经济取得长足进步

何为生物经济?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近日在对《规划》的解读文章中表示,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和普及应用为基础的新经济形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生命健康领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最有望实现革命性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徐涛称,据统计,2005年,《科学》杂志创刊125周年时,曾公布了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其中52%属于生命科学领域。近年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大对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围绕基因组学、脑与认知科学、合成生物学、精准医疗、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生物育种、生物质能源、生物安全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我国也将生物经济相关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作为战略重点,推动生物经济取得长足进步。5月10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物经济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就:青蒿素实现我国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科创板上市企业中生物企业占比达1/3、“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约8%、现代生物发酵产品占全球70%以上份额……

王翔称,我国是全球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产业门类、体系齐全,具备加快发展生物经济的有利条件,但生物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尚属空白。《规划》以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配置、使用为基础,系统推进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向国民经济的医药、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领域广泛渗透,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为生物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当然,我国生物经济创新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王翔表示,为此,《规划》坚持问题导向,从四个方面部署提升生物经济创新能力,一是加快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二是培育壮大竞争力强的创新主体,三是优化创新发展的区域布局,四是深化生物经济创新合作。

持续受到资本市场关注

生物经济涵盖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众多领域,是具有创新活力、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本次《规划》明确了生物经济四大重点发展领域,分别为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替代应用、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

由于生物经济涉及面广,覆盖较多产业领域,为突出重点,一方面,《规划》明确将满足人民群众“医”“食”“美”“安”新需求作为生物经济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另一方面,《规划》明确加快生物技术广泛赋能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生物产业多样化水平。

事实上,生物领域一直以来颇受资本市场关注,而此次《规划》提到的几个重点发展方向,也是创投市场和投资机构近年来重点关注、活跃度较高的方向。以生物医药为例,《2021年度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蓝皮书》显示,近3年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响,生物医药行业持续受到资本市场关注。中国作为全球医药行业发展重要力量,适应了新冠疫情带来的变化及冲击,虽然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规模出现了一定的周期性波动,但整体呈螺旋上升趋势。2021年,一级市场共有588家生物医药企业获得融资,已披露的总融资额达1187亿元;其中,生物医药研发企业共计276家,涉及全年融资事件为307起。

分析人士认为,从投资方向看,生物经济产业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生物制药、生物基材料和化学品、生物农业、未来食品等领域。其中,新冠疫情影响以及全球老龄化问题加剧,使得生物制药行业发展面临广阔的市场,疫苗、新一代抗体药物、细胞疗法、基因疗法等新药研发方面的投资或将继续保持热度。

发挥创投作用引入长期资金

通常而言,生物领域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等特点,这就要求进入的资本也具有长期特征。在强化金融支撑服务方面,VC/PE被《规划》提及。

《规划》明确,发挥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等作用,按照市场化原则,大力支持创新型生物技术企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集聚,利用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外资力量,解决企业研发和生产所需资金。加强生物企业上市培育,进一步加大对生物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的支持力度,吸引优质生物企业在主板和科创板上市。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中小生物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支持银行研发更多与生物经济特点相适应的信贷产品。

在优化生物领域政策环境方面,除了强化金融支撑服务外,《规划》还提出,完善市场准入政策,扩大市场应用空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内容。

分析人士认为,《规划》的相关举措,有助于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科学家创业者投身生物经济领域创业,带来更多优质、突破性的生物经济项目。

徐涛表示,未来5年和更长一段时间内,在《规划》引领下,我国生物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将持续壮大,有力支撑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应持续做好生物经济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并加强战略科技力量与广大中小企业、科技金融机构等其他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责任编辑:百科)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