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亏82亿的威马上市后,应该给创始人沈晖几个亿?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年亏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来源:锌财经
9月27日,威马汽车官方发布:在2022 IVISTA智能网联汽车ADAS挑战赛上,亿的亿威马W6于30多款主流智能车型脱颖而出,威马一举斩获两大奖项。上市有趣的后应晖是,就在消息发出前几日,创始威马汽车创始人、人沈董事长兼CEO沈晖,年亏却因“年薪12亿”成为焦点人物。亿的亿
据威马汽车招股书显示,威马2019年至2021年,上市威马汽车亏损持续增加,后应晖其中,创始2021年亏损约82亿元。人沈但威马汽车创始人、年亏董事长兼CEO沈晖的薪资在2021年却高达12.617亿元。
同年,威马汽车向主要管理层支付的薪资总额为17.5亿元,沈晖一人薪资占据了主要管理层薪资的72%。
一边是企业的巨额亏损,一边是话事人的天价薪酬,二者之间的反差,让原本声量极低的威马汽车,迅速成为了消费者们热议的对象。只不过,威马这次的走红,是一场黑红。铺天盖地的言论,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在威马的资本局里,产品力并不重要,套现才是核心。
诚然,沈晖年薪12亿的说法并不准确,其中包含了受限制股份收益,具体多少也要看威马上市后的股价表现。不过,自家业务前景的不断恶化,让威马汽车的高管薪酬自去年起开始失控。
当落袋为安成为主流意识,后期入局的资本们或将成为最终接盘的人。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威马的百亿D轮融资中,汇集了不少国资平台。如果威马能够成功上市,无论是沈晖以及持有股权的各个高管,又或者各轮的投资者,都能够实现套现离场,把压力给到二级市场的韭菜们。
但即便威马不能上市,创始人沈晖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天假年薪的虚与实
引发此次争议事件的核心,是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的具体薪资。
威马汽车招股书显示,威马汽车管理层薪资总额达到17.5亿元,占据了总营收的近40%。其中,威马联合创始人兼执行副主席沈晖2021年总薪酬达到12.62亿元,包含薪金及花红201.1万元和限制股份或购股权开支12.60亿元。
如此算来,2021年,沈晖总薪酬占到董事薪酬的72.3%。
而除了沈晖之外,杜立刚总薪酬176万元,其中年薪166.9万;侯海靖总薪酬1.28亿元,其中年薪234.5万,股份支付1.25亿元;首席财务官毕仕宇年薪3.48亿元,其中年薪206.5万元,股份支付3.46亿元。
来源:威马汽车招股书也就是说除了沈晖,还有两名高管年薪也都过亿了。
威马创始人天价年薪的消息迅速发酵之后,威马汽车第一时间解释道:高管薪酬中的“股权激励”,是按照评估得到的股权激励公允价值,经计算确认的金额,非现金性质。
作为焦点人物,沈晖本人也在朋友圈发文称,“有些事情,脚指头想想就知道真假,不值得花时间解释。还是讲讲事实吧”。沈晖还称,“我也不知道收入这么高,老婆查我就麻烦了!”
来源:中国基金报事实上,从招股书来看,沈晖12.6亿元的薪资的确由薪水和受限制股份收益两方面组成。受限制股份为非现金性质,按照香港资本市场的逻辑和财务会计制度要求,沈晖的股份收益是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收入,并没有实际支出。
一般来讲,股权激励作为一个管理手段,它更多是关注未来,有些类似于对赌协议。上市公司会设置多个业绩考核指标,高管不仅要分多个阶段才能拿到,且具体薪酬也跟当年的绩效有关。
也就是说,所谓的12.6亿元年薪,不仅需要威马成功上市,且沈晖必须完成每个阶段的KPI,也就是董事会确定的相应目标,才能拿到钱。而沈晖具体能拿到多少钱,也要看威马汽车上市后的股价表现,才能算出来。
先算后发,这样的操作并不新奇。比如2014年,京东上市,创始人刘强东因激励政策拿到约41亿元的薪金;再比如小米在2018年上市前,给予了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一笔99亿元的股权激励。
如此来看,沈晖确实有点“冤枉”。但是,在威马现金流吃紧,业务做得一塌糊涂,甚至谈得上岌岌可危的当下,突然被爆出高额股权激励,无异于火上浇油。
威马已成危马
“沈晖年薪12亿”之所以能快速冲上了热搜,除了“天价年薪”自带流量之外,也在于其年薪与威马亏损之间的反差效果。
据威马汽车招股书,2019至2021年之间,威马亏损居高不下,其中2021年亏损约82亿元。
而截至2021年末,威马有息负债已经接近百亿规模,在手现金只有41.56亿元。到了今年一季末,威马完成新一轮股权融资的情况下,在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缩水至36.78亿元。
来源:威马汽车招股书亏损不断加剧、现金流吃紧,这已成为汽车新势力的通病。融资能力的强弱,也早已成为考验众多玩家们能否建立起竞争壁垒的关键点。虽然众多资本“站台”,但威马的资金链似乎从来都没有轻松过。
在成本支出方面,除了高额的研发费用和工程费用,威马汽车在建设生产基地的总投资规模,也高达百亿左右。而前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也曾坦言:“资金的40%-50%都花在了智能制造园区。”
成长支出的不断增长,让威马的资金压力逐渐加大。但更加让其头痛的问题,在于“销售不佳”的难题。
过去三年,威马的销量分别为1.3万辆、2.2万辆、4.4万辆。看起来呈现增长趋势,但把视野拉到整个市场,会发现威马早已掉队。甚至连一些后来者,都成为了威马一时难以超越的对手。
2018年,沈晖曾公开表示“新造车团队未来只有两三年时间,如果到不了10万台的年销量,就没法活下去。”年销10万辆,一直被公认为造车的重要节点。意味着一个工厂的健康运转,也标志着品牌受到了市场的认可。
而从今年1-8月的交付量来看,蔚小理累计销量分别为7.2万、9万和7.5万辆,哪吒则以9.3万辆的成绩夺走冠军宝座。当大家都逼近10万大关之时,威马三年的交付量只有8万,今年上半年交付也仅仅2万余辆。
曾经的车界“四小龙”之一,如今的不入流的二线车企。威马的败走,不仅在于其不靠谱的产品质量,也与其产品定位和销售模式有较大关系。
2020年10月份,威马汽车集中爆发的多起车辆自燃事件。此后三个月内,威马汽车又召回了1282辆问题车。再到2021年底和2022年1月,再次出现威马EX5自燃。多起自燃事件和大规模召回,极大地削弱了产品力,损害了威马的品牌形象。
威马汽车自燃同时,威马的产品定位一直处于左右摇摆的状态,今天讲“智能座舱”,明天谈“家用代步”,后天又是其他的营销概念,这也让威马的产品愈加没了卖点。
此外,与理想、小鹏的直营店模式不同,起初威马采用直销+代理的销售模式,但随着销售不达预期,又改为传统经销商的模式。传统经销商的模式虽然减轻了车企本身的成本支出,但也与消费者的距离越来越远。
不2B、不2C,只2VC
一个令人好奇的地方在于,威马究竟要把车卖给谁?
首先可以明显感知到的是,在多重产品质量问题前,威马在C端市场已经失去消费者信心。而在B端市场,根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威马一半的收入都是由网约车平台贡献。
对于B端平台们来说,并不存在什么品牌忠诚度。这就意味着,任何一家车企推出性价比更高的B端车型,都会对威马50%的营收产生巨大挑战。
威马网约版E.5两端市场的差劲表现,让威马变得岌岌可危。上市拿到更多的钱,似乎成为了唯一的出路。然而,在前景堪忧的现状下,上市,也不过是资本和威马高管们套现的手段。
至于还会不会造车,或者造好车,都不重要了,因为这本身就是一场资本游戏。
某企业在A轮获得了10亿投资,那么公司总资产则为10亿。除去投资者的20%股权,创始人还留有80%股权,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创始人已经拥有8亿资产。而为了获得更多的投资,拥有更多的资产,企业还会启动了B轮、C轮、D轮......
虽然每轮融资,创始人的股权都会被稀释,但随着融资资金不断增加,其所拥有的资金也在不断增长。而到了最后一轮融资,投资者对企业最大的要求就是必须成功上市。因为企业成功上市,最后一轮投资者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收回成本,割二级市场的韭菜,大赚一笔。
可如果这家企业经营很差,前景不明,一旦破产创始人及高管们手里股权就会一文不值。这时为了保证自身利益,一般会联合一部分持股较高的早期投资者,让赞同分钱的投资者形成多数派,从而实现提前分钱。
即便企业最后上市失败,早期投资者、创始人及高管也能落袋为安。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后一轮投资者无疑成为了冤大头。因此,为了不亏钱的同时也能赚一笔,最后一轮投资者都会须全力帮助企业上市。
有意思的是,从2021年起,威马汽车的高管薪酬就开始大幅度增加。这是否也意味着威马高管们对威马前景并不看好,想提前获益呢?
其次,锌财经通过天眼查获悉,自2016年8月起,威马共获得四轮融资。
来源:天眼查在早期投资者中,电讯盈科的实控人为李泽楷,被认为是李嘉诚家族的重要产业之一。信德集团则控制运营一部分何鸿燊家族的地产、航运、航空、酒店等业务。此外还有云南红塔集团、五矿集团、腾讯集团、红杉中国等。
而2020年9月,威马完成的总额100亿元的D轮融资,则由上海国资投资平台及上汽集团联合领投,百度与海纳亚洲创投基金继续参与,湖北长江产业基金、苏州昆山产业基金、湖南衡阳国有投资平台等一众国资也悉数入局。
这就造成一个尴尬的局面:成功上市,皆大欢喜,股民接盘;上不了市,变卖资产,国资受损。而无论威马能否成功上市,沈晖及一众拥有股权的高管,还有早期的投资者们,都会成为受益者。
威马的这场资本游戏,或许会让更多的人明白,原来车企不止可以2C或者2B,还能2VC。
(责任编辑:百科)
-
据报道,欧盟执委会正在制定一个紧急天然气价格上限措施,以避免天然气价格出现8月份创下历史新高的上涨,同时又不危及该地区的供应安全。欧盟委员会将于当地时间周二在斯特拉斯堡召开会议,讨论其所谓的市场修正机 ...[详细]
-
内蒙古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
《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来源:内蒙古日报本报11月15日电 近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印发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全文如下。 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 ...[详细]
-
近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就《暂时停止适用〈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转让条例〉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深圳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有望从金融机构监管模式转向行政监管模式。预售资金监管是商品房产业极为重要的 ...[详细]
-
平安人寿位列三季度人身险公司投诉量第一,不止一位用户称在不知情下,被开通平安资金保险
财熵导读:11月11日,集团公布了2022年1-10月的保费收入。数据显示,平安前10个月累计实现保费收入逾6500亿元,同比微增2.21%。2022年是平安寿险改革的第四年,代理人渠道大幅缩减的同时 ...[详细]
-
据网友反馈,华为 Mate X2 折叠屏手机已从官方商城下架,IT之家在华为商城搜索该机,发现确实已经搜索不到。华为 Mate X2 发布于 2021 年 2 月 22 日,采用内折设计,双旋转水滴铰 ...[详细]
-
上市公司理应根据会计准则对当期财务数据进行客观、谨慎地核算并披露。定期报告是投资者关注的事项,可能对公司股价及投资者决策产生影响,上市公司理应根据会计准则对当期财务数据进行客观、谨慎地核算并披露。由于 ...[详细]
-
越亚半导体:率先量产FCBGA载板,抢抓行业“黄金10年”机遇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彭敏静,实习生卢子言 珠海报道走进珠海越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越亚半导体”)的展厅,墙上满满的专利映入眼帘。“我们的专利主要是在日本、韩国、美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及地区申请的发明专 ...[详细]
-
麦格理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1910)“跑赢大市”评级,考虑到强劲的销售复苏和经营杠杆,上调2022/23/24年盈测14.8%/10.6%/9.8%,目标价由33港元上调12%至36.8港元。公司2 ...[详细]
-
转自:新华财经新华财经芝加哥8月30日电记者 徐静)美国经济数据表现积极,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2022年12月黄金期价30日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3.4美元,收于每盎司1736.3美元, ...[详细]
-
乐居新媒体 任时建 发自沈阳10月末,沈阳近20个楼盘迎来交付,方大·长白一品也位列其中。不同与以往,今年购房者对“保交楼”尤为看重,“交付力”更成为考核房企的重要指标。再加上同板块另一项目遭遇“交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