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造“种业之都”
本报记者 颜世龙 北京报道
“我主持选育的种业之都玉米新品种目前已经审定了2个,报审了2个,北京打造还有10多个组合在国家联合体参试中。种业之都”因疫情原因,北京打造翟伟不得不取消与《中国经营报》记者的种业之都这次当面采访,但在电话那头,北京打造依旧能感受到他作为一名育种家的种业之都骄傲。
“85后”的北京打造翟伟给记者发来一张日常工作照,照片中的种业之都他皮肤黝黑,一顶草帽,北京打造一件雨衣,种业之都一双沾满泥的北京打造水靴,就这样站在一人多高的种业之都玉米地里考察品种。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后,北京打造翟伟便加入了北京丰度高科种业有限公司从事育种工作,种业之都作为公司联合研发负责人,他常说的话是“选育优良的品种,为增产增收”。
如翟伟一样,在首都北京,有一大批育种家正在为民族种业选育良种,为的是端稳中国饭碗。正是基于此,让全国每十粒种,就有一粒出自北京。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北京市依托首都优势、种业科研资源和人才资源,已基本形成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果四大种业体系,生物育种技术全国领先,育种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植物新品种授权数量和通过国审品种数量均居全国首位。“种业之都”呼之欲出。
从0到1,再到100
“我们和其他行业做研发类似,都要先了解市场需求,比如要产量高、更广适、抗病、耐旱、耐高温旱等,还要了解当地的种植习惯和气候地理条件等。玉米种子是一个生命体,每个区域要求的品种都不同,要因地制宜,选育适合区域的品种。”翟伟说,接下来还要根据市场需求,设立育种目标、组建基础材料、选育自交系、组配组合等工作。“仅在选育阶段,要想达到纯合的自交系就需要4~5年,然后再通过组合鉴定品比筛选,到品种审定,整个过程平均要7~8年时间,而且这还是在很顺利的情况下。”
翟伟说,传统育种自交系选育需要6~8个世代,4~5年的时间才能达到纯合,公司使用单倍育种技术,仅需要1年时间就拿到了纯合自交系。同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全基因选择育种等技术,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
如果说育种家将一粒好种子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那育种企业将科技成果转化则是要完成剩下的99,京研益农(北京)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研种业”)正是种业领头羊之一。
京研种业作为全国首批育繁推一体化蔬菜种业企业和北京市重点龙头(科技创新示范龙头)企业,在今年7月,入选国家种业阵型(破难题阵型)头部企业。
据京研种业董事长温常龙介绍,公司在2021年实现逆势增长,蔬菜良种产业化年增长率达到16.2%,突破1.7亿元;在全国示范推广白菜、油菜、西瓜、西葫芦、南瓜、甜(辣)椒等品种500多个,年推广面积达2000万亩,助力农民年增收50亿元以上,每年稳定将优质的蔬菜良种约200万斤推广到全国1800多个市县(区)。“自2013年突破亿元以来,公司已连续十年位居全国蔬菜自主研发种企首位,有力地阻击了跨国公司对我国蔬菜种业的冲击。”
据了解,京研种业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国有股份企业,其快速发展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所科研创新是同步的,而这正是这家头部企业逆势增长的“秘密”。“我们与农科院‘科企融合’的协同发展方式让公司牢固占据了市场领先优势。”温常龙说。
正是得益于这一优势,京研种业研发的500多个蔬菜品种始终是北京“菜篮子”稳产保供的主力军,占京郊蔬菜播种面积的60%,也见证着北京蔬菜产业和菜农增收的结构性变化,其中拳头品种连续多年入选农业农村部推介主导品种,占全国蔬菜主导品种的1/3;白菜、西瓜、西葫芦及黄瓜、番茄、辣椒等特色蔬菜品种占同类型市场份额的1/2。在北京,10棵大白菜9棵来自京研种业,京欣、京颖西瓜更是保障了北京市民一年四季有瓜吃。
“种业之都”风起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关系到饭碗。
“我们日常所吃的蔬菜95%以上起源于国外,真正起源于中国的只有大白菜、豆类和萝卜等少数品种,而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了自有的蔬菜育种事业。”温常龙说,我国一直面临种源不足、起步较晚、育种水平不高、种子加工水平较低等“卡脖子”问题。
种业的“卡脖子”问题,温常龙深有体会:“以小番茄为例,国外的一粒种子在7~20元,国产种子在1~2元,而农民种植一亩地需要两三千株(粒),如果只能购买进口种子,农民光种子就要一次投入近3万元,在市场价格难以上涨的情况下,必然影响农民的收入。”温常龙说,“甚至国外不会卖给你最优质的种子,他们更愿意卖给中国附加值更高的产品。要知道,从种子到产品附加值会提高100倍。”
不过,近10年来,中国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从原来20~30年的差距缩短到5~10年左右的水平,个别品类的育种水平已经和国外齐平,甚至在西瓜、黄瓜等蔬菜作物育种领域已经超越了国外同行业。
不以量取,而以质见。近年来,为支撑“种业之都”建设,北京市相继出台了《北京市种子条例》《北京现代种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北京种业振兴实施方案》等重要政策和文件,以通州、平谷、延庆三区为重点,构建国家级现代种业发展高地,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农业”,力促粮食安全和重要供给。
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2021年,我国共公开育种发明专利申请3284件,授权2138件。其中,北京育种发明专利申请351件,占全国的10.7%;育种发明专利授权336件,占全国的15.7%,位居全国首位。2021年,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共审定品种1159个,其中北京市通过国审品种147个,占12.7%。2021年,全国共授权植物新品种权品种3218件,其中北京300件,占全国的9.32%。
玉米、蔬菜、小麦、大桃等北京特色优势物种育种成果显著。培育杰出贡献玉米自交系13个、占全国的24%,自交系选育的杂交种推广种植面积47亿亩、占全国的38%;“京科968”玉米品种累计推广超1亿亩,是全国第二大玉米品种。自主培育WOD系列白羽肉鸡,为确保白羽肉鸡种源自主可控奠定了基础。蛋种鸡、奶牛国产冻精分别占全国市场的58%、35%,鲟鱼种苗年产量约占全国的70%。
种业强,企业必须强。截至2021年底,北京共有种业企业1918家,其中农作物种业企业305家、畜禽种业企业76家、水产苗种场31家、林木苗圃1276家和花卉种业企业230家。
此外,农作物“育繁推”一体化企业12家,占全国(122家)的10%。进出口企业23家,占全国的9%;注册资本超过亿元的企业17家,数量、比例均居全国之首。外商投资企业10家,占全国的35.7%。近70家大中型农作物种子企业具有自己的研发队伍,研发投入从2011年的1.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33亿元,已经占到总销售额的9%,与国际种业巨头研发投入比例相当。首农食品集团是我国畜禽良种领域具有雄厚产业优势的领军企业,旗下峪口禽业成为世界第三大蛋鸡育种公司,北京奶牛中心奶牛冻精排名全国第一。
种业要发展,人才更是引擎。据2021年农业农村部统计,北京在国家级农业科研院所、作物双一流学科、作物院士数、岗位体系科学家四个方面位居全国第一。
如何衡量一个育种家优秀与否?“主要看育种家选育的品种所占市场份额,而这背后代表的是老百姓喜欢不喜欢种。”翟伟说。采访时他表示,等过几天,他还要去海南南繁看看他的玉米长势以及授粉和收获情况。
(责任编辑:娱乐)
-
11月22日,远洋集团多只公司债大涨。其中,“18远洋01”涨超17%;“19远洋02”涨超11.7%;“21远洋01”涨超9.6%。 资料显示,“18远洋01”发行金额20亿元,期限5年,发行利率4 ...[详细]
-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解读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以下统称“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 ...[详细]
-
“宁波发布”微信公众号9日消息,宁波市疫情防控办发布《关于暂时关闭宁波市部分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的通告》,为全力做好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 ...[详细]
-
叮咚买菜创始人分享抢菜攻略:5:50前和8:20前加好购物车,抢下单
【转发收藏!#叮咚买菜创始人分享下单攻略#:5:50前和8:20前加好购物车,抢下单】4月8日,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在朋友圈分享下单攻略。他表示早6:00及8:30会释放部分运力,建议提前十分钟加好购 ...[详细]
-
组织策划传销!亿家拼APP运营公司上海宝锦国际商贸被罚50万
转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11月22日讯记者 段思琦)日前,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购物平台“亿家拼”APP运营公司上海宝锦国际商贸有限公司因组织策划传销被罚50万元。图源:上海市市场 ...[详细]
-
零售大行崛起!AUM年增超万亿 中收增速33.42%创5年新高!最年轻国有大行谋局这一市场
3月31日,召开了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这家年轻的国有大行再次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过去一年,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187.62亿元,同比增长11.38%;净利润765.32亿元,同比增长18.9 ...[详细]
-
美第三大连锁药店Rite Aid股价暴跌,德银下调其目标价至1美元
美国第三大连锁药店Rite Aid的股价周四大跌,盘中跌幅一度达到25%,收盘下跌17.18%,报6.99美元。此前,德银将该股评级下调至“卖出”,并将其目标价从16美元下调至1美元。Rite Aid ...[详细]
-
4月8日,春暖花开,夏意袭来,2022开年以来A股大幅调整,受此影响,基金整体表现也不如人意,超过70%的基金年内收益为负,最惨跌超32%。盘点管理规模300亿以上的主动基金经理一季度业绩,无一人获取 ...[详细]
-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后期焦炭价格或将以跟随成材价格及钢厂利润波动为主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中新网广州4月8日电 记者 蔡敏婕)8日起,广东新冠抗原检测价格再降53%。广东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及试剂费用总和每人份由40元降为不超过28元,降30%;多人混合检测最高限价每人份由8元降为6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