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陈雨露:绿色贷款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 积极主动谋划增量政策工具
来源:华夏时报
中宣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12日在北京举行,央行中国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会上介绍了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和疫情冲击下的陈雨策工货币政策与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进展情况。
关于发展绿色金融方面,露绿量规量政陈雨露表示,色贷中国的款存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截至2021年末,模居中国本外币的全球绿色贷款余额已经接近16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3%,第积动谋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位。极主具2021年,划增中国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了6000亿元,央行同比增长了180%,陈雨策工余额达到了1.1万亿,露绿量规量政这在全球也是色贷居前列的。”陈雨露介绍到。款存
在应对疫情冲击的货币政策上,陈雨露认为,央行注重充足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有力支持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稳定。
陈雨露强调,下一阶段,人民银行还会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跨周期政策调节,加快落实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积极主动谋划增量的政策工具,继续稳定信贷总量,继续降低融资成本,继续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我们对实体经济的进一步支持。
在谈及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时,陈雨露表示,中国的A股市场经受住了多轮次、多因素外部冲击的考验,债券市场有序打破了刚性兑付,总体平稳运行。
此外,影子银行乱象得到有效整治,近5000家P2P网贷机构已全部停业,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完成,立案查处了非法集资案件2.5万起,将互联网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全部纳入了监管。稳妥有序地实施了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房地产市场金融化、泡沫化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同时,妥善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永恒的主题。”陈雨露称,下一步,央行将坚持风险防范化解和长效机制建设并重、金融风险处置和反腐追赃挽损并重、提高监管有效性和改革创新发展并重,持之以恒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个底线。
(责任编辑:时尚)
-
贵阳银行招标疑云再起:易鲸捷独吞4.2亿数据库大单,项目仍未上线
2017年-2021年6月,易鲸捷研发费用合计6289.22万元,其中2017年研发费用为0,2018年也仅有103万。近日,知名打假人王海发布了一篇关于数据库厂商贵州易鲸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 ...[详细]
-
澎湃财讯5月19日,小米集团1810.HK,小米集团-W)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小米总裁王翔表示,目前小米汽车没有特别多可以公布的进展,小米正持续投入资源进行核心技术研发。目前仍保持 ...[详细]
-
2022年5月10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李某在经营过程中涉嫌哄抬蔬菜和生猪肉产品的价格。经查,李某主要从事餐饮服务和热食类食品的制售业务。自2022年4月20日至5月9日期 ...[详细]
-
将坚持说“不”!土耳其总统最新表态!曾表示若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将成为恐怖分子的聚集地
据央视新闻,5月19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表示土方已经对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说“不”,并将坚持这一立场。埃尔多安说,北约需要全面的联盟,如果一个国家说“不”,瑞典和芬兰就不能加入北约。在芬兰和瑞典加入北 ...[详细]
-
近日,国内6大航司陆续公布了10月份的运营数据。从各家运营数据来看,当月国航、南航、东航、等在运力投入、旅客周转量等重点指标上均同比大幅下降。载客量方面,南航10月份载客量达413.72万人次,同比下 ...[详细]
-
工行廖林: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企业和个人“应延尽延” 及时调整还款政策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琼斯)行长廖林5月19日在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工商银行推动投融资扩总量、优结构、降价格,稳住市场主体,发挥好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一是做好“加法 ...[详细]
-
中原证券弃购合煦智远,高瓴 “个人系”的公募牌照为何不“香”了?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 环球老虎财经app即使在高瓴的加持下,“个人系”公募基金合煦智远也难逃被弃购的命运。伴随着协议终止,合煦智远转型“券商系”公募以失败而告 ...[详细]
-
IT之家 5 月 19 日消息,宝能汽车昨晚发布了《致全体观致车主的一封信》,其中表示,迄今为止,宝能汽车集团累积投入 530 多亿元,初步打造了“整车 + 零部件 + 出行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成为 ...[详细]
-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高 山 任寒飞】9月3日是“摩天大楼日”,这是被誉为“摩天大楼之父”的路易斯·沙利文1856—1924)的生日,早期美国芝加哥和纽约的许多摩天大楼都是他设计的。摩天大楼曾被认为 ...[详细]
-
财联社5月19日讯编辑 马兰)在俄乌冲突开始后,不少国际品牌都选择退出俄罗斯市场,Coca-Cola)就是其中一家,已在3月宣布停止在俄运营。这家畅销全球的气泡饮料巨头虽然不再在俄罗斯运营,但它的饮料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