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再陷制动事故争议
特斯拉汽车又被指控“失控“。拉再近日,陷制广东潮州一辆特斯拉Model Y在路边停车过程中突然加速,动事车辆在高速行驶2.6公里以后,故争连续撞上多台车辆并导致2死3伤。拉再
11月13日,陷制一名认证为事故车主家属的动事微博用户“詹丘比”公开表示,车辆突然加速后,故争当事车主曾多次猛踩刹车并按下P档(停车档位),拉再但车辆依旧高速行驶,陷制最终导致事故发生。动事此外,故争“詹丘比”还表示车主曾是拉再一名职业货车司机,在事故发生时也没有醉驾甚至毒驾。陷制
“请问天底下谁会连续2.6公里都踩错踏板?动事”在“詹丘比”看来,这起事故的原因在于特斯拉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失控。
但特斯拉方面对《财经》记者表示,后台数据显示:事故发生时车辆电门被长期深度踩下;全程没有踩刹车的动作;行驶期间驾驶员四次短暂按下P档,又快速松开,同时制动灯也快速点亮并熄灭。
目前,当地警方已经介入并排除了车主酒驾和毒驾的可能。至于事故的具体原因,警方表示要对车辆进行检测,目前鉴定结果尚未出来。
“失控”的到底是什么?
根据公安部的数据,2021年,各地公安机关共对7245起道路交通事故开展深度调查,其中依法进行刑事立案的就达到2521起。但像特斯拉这样出了事故以后被高度关注的汽车品牌却很难找到第二家。
“其实,其它汽车品牌也有类似的车辆失控案例。”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对《财经》记者表示,但这些案例大部分没有被外界关注。
有网友打趣道:“当特斯拉出事了,那新闻里直接就说特斯拉,如果只说车辆失控,那就一定不是特斯拉。”
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相比于车辆的“失控”,特斯拉其实是出现了品牌“失控”。
自诞生以来,产品的高性能和零排放以及马斯克科技狂人的号召力,让特斯拉一直都是公众和舆论关注的焦点。
也正是在巨大的关注度之下,特斯拉身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被外界拿着放大镜审视。特别是近年来疑似刹车失灵案件的接连出现,更是让公众对特斯拉的安全性有着疑虑。其中,最为外界熟知的一次维权事件便是,2021年上海车展期间的车主在车顶维权。
今年以来,类似的事件依然还在发生。3月,南京的林女士驾驶特斯拉Model 3离开车库时车辆突然加速。林女士表示自己多次踩下刹车,但车辆不受控制,最终撞在了墙上。
事发之后,特斯拉方面表示事故原因是林女士驾驶车速过快,环氧地坪漆致使车库地面过滑,且林女士只在碰撞前最后一秒踩过刹车,所以导致车辆未能成功刹停。
“在我的印象里,从2015年开始就有特斯拉车辆失控的报道。”张翔对《财经》记者表示,虽然车辆失控的事件很多,进入司法程序的也不少,但在车主因车辆失控起诉特斯拉的案件中,特斯拉从未败诉。
比如曾经备受关注的“温州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车主称车辆突然失控自动加速,引发舆论关注,但经过专业鉴定和司法审判,法院最终判定是车主错把油门当成刹车,特斯拉胜诉,车主需向特斯拉赔礼道歉并赔偿5万元损失。
那么,为什么在特斯拉一直胜诉的情况,一旦发生新的车辆失控的事故,还是会引起轩然大波呢?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或许和目前第三方鉴定机构的缺位有一定关系。
亟待补位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在2021年的上海车展上,车主张女士在车顶维权让特斯拉刹车失灵成为了舆论的爆点。据《财经》记者了解,时至今日,这起案件也没有最终宣判。
据悉,张女士和特斯拉争论的一个焦点就在于,特斯拉是否应该提供完整的行车数据。张女士对《财经》记者表示,她曾先后数次向特斯拉索要事故的完整数据,但特斯拉以各种理由拒绝。
但是,特斯拉对此却给了《财经》记者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张女士没有配合检测:“后台会有部分部分数据,但车辆的完整数据在EDR(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里,它就类似一个黑匣子。不论是河南的案子还是之后的案子,只要送去检测,所有的数据就能拿出来,所以不是特斯拉提供不提供的问题。”
但张女士认为,特斯拉指定了一家鉴定机构且告知国内只有这一家鉴定机构可以检测,而且该机构与特斯拉有业务往来,所以她无法接受在该机构进行检测。
面对这样的僵局,国内是否有其他第三方机构能进行检测呢?
对于这一问题,同济大学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对《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国内的权威第三方鉴定机构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司法鉴定中心;另一类是国家级汽车检测中心。但是针对智能电动汽车的新问题,这些机构也难以做出专业的鉴定。
张翔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对《财经》记者表示,包括行驶数据在内,特斯拉的数据都是经过加密的,第三方机构无法自己直接解读,那也就谈不上鉴定事故原因了。“某种意义上,特斯拉既是运动员,还是裁判员”。
这起失控时事件尚未有定论,但结论无非两种,一是特斯拉质量问题真实存在,接下来就是赔偿以及召回;二是特斯拉没有实质安全问题,更多是一起口碑风暴,但其中反映出的品牌失控以及第三方检测缺位,也值得这家明星外企深思。
(责任编辑:时尚)
-
首创证券IPO首发过会 被追问公司与第一创业证券是否存在同业竞争等问题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农尚环境:拟以不超2.8亿元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置换莱克动力不超45%股权
9月19日公告,公司拟与贺刚、吴建华签订《资产置换框架协议》,公司拟以不超过2.8亿元含本数)的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等额置换贺刚、吴建华持有的广东莱克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不超过45%的股权。公司拟以存量资 ...[详细]
-
转自:北京商报北京最大奥莱MALL将落户副中心。今后,游客走出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就可以直接进入国际知名品牌门店购物,打卡网红娱乐景点。9月17日,在张家湾镇举行了2022北京城市副中心文旅产业峰会暨特 ...[详细]
-
今日社评稳定汇率的定力,来自人民币的实力,人民币的实力来自中国经济的韧性。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重要数据同比环比均明显回升。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表明 ...[详细]
-
挪威将从2026年起在挪威海增加一个新的气田,以期在多年供应不稳定的情况下保持向欧洲的天然气流量。和能源部周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挪威国家石油(EQNR.US)将牵头开发挪威海北部的Irpa天然气,预计 ...[详细]
-
工业营收“顶梁柱” 2021年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14.1万亿元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赵语涵9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办“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主题为“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记者从会上获悉,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电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100万杯黄油啤酒被喝掉、霸天虎过山车行驶9.7万公里绕地球两圈半、“忠实粉丝”一年入园50次、最高龄入园游客96岁......一年前,北京环球度假区开园。历经多轮疫情的洗礼,这个北京新 ...[详细]
-
近十年我国GDP年均增长6.6% 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30%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 ...[详细]
-
今年以来多首越南神曲横扫全网,在平台播放量达到30多亿次,每首都热度不凡。神曲出圈,让人看到越南文化走向国际的脚步,一股新的“越流”初露端倪。当我们对越南歌的印象还停留在“牙套妹奈何美色”的土味翻唱时 ...[详细]
-
首席财务官Alastair Borthwick表示,尽管通货膨胀推高了开支,但美银将继续对人才的投资并打算扩大投资银行团队。“我们不可能不受通胀影响,但我们会与其他公司一道争夺人才,” Borthwi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