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广昌:这是我们必须要去穿越的周期
复星将以评级管理为抓手,郭广规划从2022年到2025年逐年稳定有序压降债务。昌们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谭丽平
编辑|米娜
在“92派”代表人物中,必须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是去穿鲜少仍活跃在台前的企业家之一。2022年之前,周期他时不时通过微信公众号或微博发表言论,郭广且保持每月发布数条更新频率——跟外界分享自己对于投资、昌们企业管理和生活的必须思考。
但最近,去穿因为在微博一次发声,周期郭广昌上了热搜——尽管这是郭广他近半年来首次更博。
9月13日,昌们郭广昌在微博中表示,必须刚刚结束了海外几个月的去穿差旅行程,由于复星现在有接近一半的周期产业和员工在海外,所以在海外多停留了一些时间,跑了20多个国家,接近40个城市,“复星的竞争力在于全球化视野和能力”。
来源:微博截图
略带解释性的发文,在外界看来,十分耐人寻味,这似乎在为近期市场最担忧的问题做出回应——他“没有跑路”。
今年以来,复星被多次卷入舆论的风暴眼中。首先,“复星系”近期密集减持参控股的多家上市公司,据统计,复星从今年以来的减持中累计套现或超百亿元。
9月19日晚,复星系再次大笔减持和的股份。据公告,复星国际于9月15日减持公司2615.95万股H股股份,约占总股本的0.84%。豫园股份则被上海复星高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复星高科技”)减持3892.63万股,占总股本的1%,减持金额近3亿元。
同时,在郭广昌发布回国消息的三天后,9月16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标普将复星国际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和公司的有担保高级无抵押债务发行评级从“BB”下调至“BB-”。在此之前,穆迪也曾将其对复星国际的评级下调。
在此背景下,“复星6500亿债务压顶”的消息也流传甚久。郭广昌突然现身的举动,也引发了市场的各种猜测,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复星系的国内借贷还好说,主要是国外的300亿美元借债要还……没有了借新还旧,一二三立马倒”。
对此,9月15日,复星国际对《中国企业家》回应称,根本没有“境外债务300亿美元”这个数字,纯属造谣。
在此之前的6月22日,复星宣布全额要约回购今年到期的仅存两笔境外债券。这两笔境外债券的要约回购截止日期为2022年7月4日,要约回购价格为100%票面价值赎回。提前全额赎回这两笔境外债券之后,复星在2022年内再无到期的境外债券。
针对“6500亿债务压顶”,复星国际称,“这一说法实质上混淆了不同的概念”。6500亿是复星国际合并报表的全部债务,包含了旗下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的债务。但金融机构的债务和企业的传统债务不是同一个概念,复星国际真实的企业债务实际上只有2600亿元。这2600亿债务,还包含了旗下如豫园股份和等并表子公司的债务;其债务由各上市公司独立承担偿付责任。真正归属于复星国际的负债,只有1000亿元。
尽管如此,市场依然担心复星集团财务情况。
在商业领域,复星能引起的波动不亚于一场龙卷风。复星创立于1992年,以全球家庭消费产业为核心,郭广昌构建起了庞大的复星系商业版图。在业务上,涉足医药、文旅、房地产、零售、金融服务、钢铁以及战略投资等多个业务领域。在区域上,复星通过收购与扩张,触角也蔓延至欧美、亚洲等多个地区。2007年,复星国际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据其官网显示,复星国际2021年总收入达1612.9亿元,公司总资产达8064亿元,在2022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榜单中列第589位。
在企业界,郭广昌的风格也独具一格。他哲学专业毕业、爱好围棋和打太极,习惯于“永远想着风险要来了”,凭借其在全球投资领域的长袖善舞,一度被称为“中国巴菲特”。
但正如郭广昌在2019年谈论如何与周期共舞时所言,“从1992年创业开始,复星一路走过来也快30年了,中间我们也经历了很多个中国的经济周期,世界的经济周期。但总的来说,因为改革开放,我们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向上周期,这非常宝贵。但是,我们一样会迎来冬天,而且可能会更寒冷,这也是我们必须要去穿越的周期。”
摄影:邓攀
真实负债只有1000亿
伴随着郭广昌回国而至的,还有两则传闻。
近期,在社交网络上流传着一张名为《关于梳理市管企业与复星集团合作的》的邮件截图,这封左上角标注了“特急”的邮件显示,北京国资委针对复星集团股票遭大举抛售情况,紧急要求市管企业梳理与复星的合作情况(不限于持有股票、股权投资、资金出借、工程承包、担保、商贸合作等),研判相关风险并形成书面报告。
几乎在同一时间点,彭博社发布了有关“中国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和部分国企摸底与复星系企业往来敞口”的报道。
对此,复星国际回应《中国企业家》表示,已通过多个渠道向监管机构求证,中国银保监会未要求商业银行摸底复星的财务敞口,与复星合作的多家商业银行从未收到相关通知。境外媒体报道纯属子虚乌有。
针对此事,9月15日,郭广昌也再次发微博称,彭博新闻社的失实报道及侵权行为,已经严重地伤害到了复星。“本着对复星员工、股东、投资人负责的态度,我很遗憾但也很坚定地决定,复星将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坚决追究其法律责任。”
来源:微博截图
关于北京国资委的邮件截图,9月14日,复星集团官网发布了一则《复星集团拜会北京市国资委,双方就有关合作情况进行了工作交流》的文章,间接予以回应。
来源:官网截图
不过,复星集团目前面临的最大争议和讨论,是围绕其债务展开的。
复星集团的核心运营主体为复星国际。根据复星国际半年报显示,复星国际流动性资产为3787.8亿元,非流动资产为4709亿元,合计8496.8亿元;流动负债合计3754亿元,非流动负债合计2757.6亿元,合计6511.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6.6%。而在2021年年底,这一数字为74.8%。
目前,外界讨论较多的在于这6500多亿元的债务。对此,复星国际回复《中国企业家》称,复星国际合并报表总带息负债2611亿元,其中借款主体包括复星国际、复星高科技、复星医药、豫园等境内外多主体,而且集团和各个子公司的债务是各自独立承担偿还责任。“真正归属于复星国际的负债,只有1000亿元。而相对应的NAV(净资产价值)是2700亿元,对应的股价应该在20港元左右。”
根据官网信息显示,目前,复星主要有四大板块业务,健康板块包括复星医药、复宏汉霖、复星健康和Gland Pharma等主体;快乐板块有豫园股份、、复星旅文、复朗集团等;富足板块分为保险和资管两大业务板块,其中包括复星葡萄牙保险、鼎睿再保险、复星创富、复星锐正等;智造板块则主要以钢铁与矿产资源为主体,包括、、等。
来源:复星国际2022年上半年财报
而外界质疑其流动性的主要原因在于,今年以来,“复星系”多次减持旗下参股控股的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份。
2月和9月,复星产投先后两次减持海南矿业,如按计划减持完毕,预计共套现超7亿元;5月,复星国际清仓了H股,套现41.4亿港元;6月,复星高科技减持,套现约2.5亿元,并称将继续减持;7月,复星创泓从减持中套现约3.6亿元;8月,复星创泓减持三元食品;9月2日,先是豫园股份宣布拟以19.37亿元出售13%股份;当晚,复星高科技又宣布,自1998年上市以来首次减持复星医药;四天后的9月6日,复星国际又宣布将2800万股复星旅文股份出售,价格接近2.4亿港元……
据统计,2022年至今,“复星系”或已通过减持旗下公司股份的套现超百亿元。
对此,复星国际则回应称,“复星近期减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评级,这也是近几年财务战略的正常延续。复星近期看似频繁的减持和出售是过去几年坚持投退平衡的财务战略的延续。”
再跨周期,对未来保持敬畏
今年是复星成立的第三十个年头。
郭广昌常常谈到对未来保持敬畏,“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兢兢业业”是其最常提及的原则。这种谨慎,在疫情之后,显得更甚。
郭广昌曾在2021年致股东信中说,2020年是最挑战的一年,也是最好的一年。归因于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考验,这一年,复星营业收入达到1366亿元,同比下降4.4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之利润达到80.2亿元,同比下降45.83%。
疫情之后,复星国际利润变动较大。2019年,复星国际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达到历史巅峰148.01亿元,到了2021年,公司净利润恢复至100.9亿元。
到了今年8月31日,复星国际发布半年报显示,2022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28.9亿元,同比增加17.7%;实现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下降33.6%。复星国际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外界对复星的关注不仅是债务,还有复星国际的盈利能力——在盈利能力减弱的情况下,大批减持套现只是短期手段。提高自身盈利能力,才能有效降低负债风险。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复星集团公开投资23起,涉及游戏、文娱传媒、食品饮料和医疗健康等。而自2022年以来,复星集团公开的投资事件仅6起,涉及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汽车交通等。
专业机构也开始对复星的流动性保持审慎态度。今年8月,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已将复星国际的公司家族评级从Ba3下调至B1。与此同时,穆迪已将复星系在境外注册的子公司FortuneStar (BVI) Limited所发行债券的高级无抵押债务评级从Ba3下调至B1,该债券由复星提供无条件及不可撤销的担保。
穆迪将上述所有评级的展望从评级观察调整为负面。此次评级行动结束了2022年6月14日开始的对复星的下调观察。穆迪高级副总裁蔡慧指出,“评级下调反映了复星的流动性较弱,境内外充满挑战的融资环境造成其再融资压力较大,以及经济增长放缓和资本市场波动背景下该公司出售资产的计划产生了执行风险。”
对此,复星国际对《中国企业家》表示,将以评级管理为抓手,规划从2022年到2025年逐年稳定有序压降债务,拉长债务久期。集团将同时提高子公司向上的现金分红,控制总部固定费用,从而稳步优化集团信用指标。
围绕评级管理目标,复星将继续推进四个方面举措:优化资产组合;有序降杠杆,提升流动性管理;维持资产多样性;评级管理全体系向下贯彻。
近期,因债务问题导致复星国际、复星医药、复星旅游文化等公司股价下跌后,9月6日复星国际首次出手,耗资约153.3万港元回购30万股,回购价为每股5.11港元。此后的9月9日、13日、14日、15日、16日复星国际持续出手,合计回购金额超过1.5亿港元。9月16日,复星国际又斥资约4993.72万港元回购1000万股。在一系列回购动作后,复星国际的股价逐步回稳,其中,9月15日上涨达9.65%。
此外,复星医药控股股东复星高科技减持8008.97万股,导致股价下跌后,公司的管理层也开始增持。
9月2日晚,复星高科技宣布将减持后,复星医药(600196.SH)两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3%。9月6日、15日,复星医药管理层先后有18人、3人增持股份。
高管的增持举动虽没在市场激起太多水花,但也让市场情绪逐渐平稳了下来。9月19日,复星医药收盘32.19元,微涨0.06%。
(责任编辑:焦点)
-
今天11月22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中国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疫情处置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二级巡视员胡翔在会上介绍,当 ...[详细]
-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丁倩 陈玉静强化基金规模集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河南创新驱动发展的投资载体和平台,正在有序搭建。9月22日,河南首届创新投资大会在郑州举办。作为大会重磅环节,河南创新投资集团现 ...[详细]
-
新浪财经主办的“2022首届新浪财经·最佳投资顾问评选”将于今年9月26日正式开赛,目前大赛正在火热报名中。近年来,我国财富管理行业迈入超级大年,随着居民理财意识逐渐升华,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已经迎来高增 ...[详细]
-
卓越、中骏等房企也推进相关融资。增信支持升级的示范房企融资再落地一单。9月21日,旭辉集团宣布完成2022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簿记建档工作。据旭辉集团披露,该笔债券的发行规模为12亿元,发行期限3年,票 ...[详细]
-
收评:港股恒指跌1.31%美团大跌8% 中字头领涨港股通标的
11月22日消息,美股周一收跌,纳指下跌近1.1%,高盛表示,2023年美股料延续熊市,看好亚洲股市。今日港股走低,恒指低开低走,午后跌幅扩大,截至收盘,恒指跌1.31%,报17424.41点,美团大 ...[详细]
-
中国能源报9月22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工作情况。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指出,我国能源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重要进展,“双碳”工作实现良好开局。文 | 本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著名出版家、作家、翻译家任溶溶2022年9月22日晨在沪离世,享年100岁。“没头脑”和“不高兴”是几代中国人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他们一个做什么事都丢三落四,一个开口就是“不高兴”, ...[详细]
-
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三季度最后一个月,消费市场的潜力逐步释放,居民消费作为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也呈现稳步恢复态势。从数据结果看,前8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由负转正。其中,汽车消费快速增长, ...[详细]
-
当地时间8月30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声明,对戈尔巴乔夫逝世表示哀悼。声明表示,古特雷斯代表联合国向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家人以及俄罗斯联邦人民和政府表示衷心的慰问。俄罗斯总统事务局中央临床医院 ...[详细]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22日下午消息,据报道,英国数字传媒监管机构“英国通信管理局Ofcom)今日表示,将对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的云服务展开反垄断调查。Ofcom主要负责监管广播、通信和邮政服务,该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