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经济复苏“长路漫漫”:通胀压力山大,欧洲央行与非欧元区央行的加息现AB面
原标题:全球央行观察|欧洲经济复苏“长路漫漫”:通胀压力山大,长路漫漫欧洲央行与非欧元区央行的欧洲欧洲加息现AB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何柳颖 深圳报道 通胀压力之下,欧洲多国央行纷纷上调利率。经济
4月6日,复苏非欧波兰央行将关键利率上调100个基点至4.5%,通胀高于预期的压力央行元区央行4%。需要指出的息现是,这是长路漫漫波兰央行22年来实施的最大上调幅度;上周,捷克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14天期回购利率)提高0.5个百分点至5%,欧洲欧洲同样达到2001年以来的经济最高水平。
在非欧元区国家率先加息的复苏非欧同时,欧洲央行仍未有相关动作。通胀4月7日,压力央行元区央行欧洲央行公布3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息现委员们对通胀的长路漫漫持续程度存在分歧,许多委员希望立即采取进一步正常化措施,同时亦有委员倾向于保持观望。
就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室副研究员陆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次欧洲的通胀压力主要源自于外部因素造成的供给冲击,所以欧盟各成员国所承受的压力基本比较一致,都面临着能源价格高涨、货币汇率弱的问题。只是中东欧各国相对而言货币政策更加独立,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因此率先走上了加息道路。”
多个中东欧国家央行加息
作为2022年首个加息的国家,波兰央行于4月6日宣布再度上调关键利率,且上调的100个基点是波兰央行22年来的最大增幅。
与之相呼应的是,受地缘冲突影响,波兰的通胀率已飙升至两位数。根据波兰统计局4月1日公布的数据,波兰3月份的通胀率为10.9%,比前一个月高出2个百分点以上,是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波兰央行表示,预计2022年通货膨胀率将继续明显处于高位,这是由于能源和价格上涨、消费者需求上升以及“俄乌冲突的经济后果”。
记者查询波兰央行数据发现,此次已是该国2021年10月以来的第七次利率上调。而回顾波兰过去半年的CPI数据,该国通胀率其实已处于高位一段时间。
(图源:National Bank of Poland)安邦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宏旭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波兰大幅提高利率,自然是为了应对高通胀。此次超过预期加息,还是有地缘冲突加剧的因素在内,特别是受俄乌冲突刺激而大涨的能源价格。”
不仅波兰,其他中东欧地区的央行也一直在收紧货币政策。上周,捷克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14天期回购利率)提高0.5个百分点至5%,达到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加息的主要目的是抑制通货膨胀;4月5日,罗马尼亚央行表示,将关键利率上调50%基点至3%。
陆婷对此表示,“受俄乌冲突影响,全球能源和农产品价格都出现了大幅度上涨,未来其他一些中东欧国家如匈牙利等也可能在通胀压力下上调利率,不仅如此,如果俄乌冲突继续发展,进一步推高能源价格水平,这些中东欧国家可能还需要再度加息。”
而利率上调之后,对当地通胀能否产生预期性的效果?魏宏旭认为,“这一定程度上能抑制需求、缓解通胀上升。不过,此轮通胀上升更多是属于能源价格等成本推动性的通胀,单纯靠央行加息,未必能实现抑制通胀的效果,更多还是要靠解决能源供应瓶颈来实现。”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仍存分歧
处于同一片通胀乌云之下,相较于波兰等国的率先加息,欧洲央行却仍未有动作。
欧洲央行3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许多委员认为,由于当前的高通胀水平及其持续存在,要求立即采取进一步措施使货币政策正常化,但也有其他委员倾向于观望的态度。
从数据上看,欧洲央行目前面临的通胀问题已然十分紧迫。4月1日,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3月CPI同比上升7.5%,连续第五个月创历史新高,达到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从具体类别来看,能源产品价格上升最高,同比上涨了44.7%,是推升当月通胀的最主要动力,其次食品和烟酒价格上涨5%。
陆婷认为,“一方面,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居民的消费成本都在抬升,欧元区内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都遭受了打击。另一方面,预计欧元区内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会在未来放缓,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很有可能表现弱势,这也是为什么欧洲央行对加息保持较为谨慎态度的原因。”
“而且,3月剔除能源、食品和烟酒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为3%,相较美国2月5.4%的核心PCE物价指数还是略低,因此欧洲央行还留有一定延迟加息的空间。未来欧央行的货币政策走势主要还是取决于供给面因素所带来的区内通胀水平发展以及欧元区经济表现。”陆婷进一步分析。
有高盛经济学家于4月8日表示,欧洲央行将在9月和12月分别加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上调至零水平。同时他们认为,如果战争对欧洲经济的损害超过预期,而且物价压力已经明显影响到工资,那么欧洲央行最早有可能在7月加息。
魏宏旭则向记者指出,无论对于欧洲央行还是其他各国央行,其实都面临着两难的选择。“要么加息遏制通胀,从而使经济降温;要么放任通胀上升保经济,但会使居民财富贬值。现在看选择前者的可能性大,毕竟大幅度的通胀上升,不仅对经济有害,也会引发各类社会、民生问题,影响会更大。”
欧盟今年经济增速或低于4%
对于欧洲当地消费者而言,尽管影响并不大,但物价上涨的确正在发生。
正在瑞典工作的华人Sherry告诉21记者,“在过去几个月,电费涨幅很大,我现在每个月要花费300到400克朗,原来是每月200多克朗。菜价、电费等生活费用的上升已经开始影响到我的存钱计划,需要更注重开源节流了。”
目前在法国留学的华人郑女士向21记者表示,“生活成本方面,蔬菜水果大概1欧元/公斤,鸡蛋大概0.13欧元/个,基本保障是没问题的。只是从今年2月开始,有感受到明显的物价上涨,比如食堂的饭菜从原来的4欧一顿到了7欧。”
而从宏观角度看,地缘政治冲突、通胀率居高不下、疫情冲击影响等,给欧洲的经济复苏增加了好几重不确定性。欧盟委员会经济事务委员真蒂洛尼此前曾表示,欧盟2022年经济增速将低于之前4%的预期。
魏宏旭认为,“包括欧元区、非欧元区,目前欧洲的央行都不得不将政策目标由推动经济恢复和增长,转向保持货币稳定、遏制通胀持续攀升。这对于尚未完全恢复的欧洲经济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在欧洲地区经济尚未完全摆脱疫情影响的情况下,通胀高企使得欧洲各国存在出现滞涨的可能。”
面临着共同的经济复苏压力,欧洲各国央行已经有所联动。3月,欧洲央行与波兰等五个国家达成融资协议,以“防止因俄乌战争对欧元区金融市场和经济产生副作用”。其中,欧洲央行已与波兰央行建立了100亿欧元的预防性互换额度,向其提供欧元兑换波兰兹罗提。
在各种压力之下,积极因素也并非不存在。陆婷表示,“从欧盟经济复苏计划的开始实施,至2月俄乌冲突爆发前,欧元区经济上行趋势其实很明显。如果俄乌问题能够尽快得以解决,那么欧元区经济还是有望重拾复苏动能的,但如果俄乌冲突和通胀在未来几个季度持续,欧元区今年经济复苏可能比较困难。”
(责任编辑:休闲)
-
人心换人心。文丨魏薇11月22日,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在全员信中,公布“一升一降”两个决定。“一升”,提升基层员工福利。逐步将德邦的外包员工转为自有员工,公司缴齐五险一金;拿出100亿为 ...[详细]
-
近日,经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同意,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四部门联合印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惊呆!加息12000个基点,这个国家央行重拳出击…A股沸腾,沪指站上3400点,港股也大幅拉升吴永芳 A股今日继续上攻,沪指一举突破3400点, ...[详细]
-
新京报讯 记者段文平)6月28日下午,在万科2021年度股东大会上,总裁、首席执行官祝九胜谈及房地产市场以及万科业绩时表示,“我们在今年年初或3月份时对于市场下行有预估,但没想过这么严重,会用更积极的 ...[详细]
-
刘强东内部全员信:京东十年将投入数百亿为基层员工提供购房无息贷款
转自:中国网科技中国网科技11月22日讯记者 沈成)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近日在给全体员工的邮件中表示,要对员工和高管待遇进行“一升一降”:一方面,逐步把外包员工转化为德邦自己的员工,确保每 ...[详细]
-
牛钱网商品经历连续大跌调整后,终于有了触底的迹象,大家都开始了商品能否有效反弹的大讨论。这波商品的下跌是否超跌呢?这要从商品的周期性开始说起。从货币端和基础经济状况来区分,商品大概会经历5个不同的阶段 ...[详细]
-
延安必康财报“难产”再收函:预盈变亏相差18亿元 或面临退市风险
中国网财经6月28日讯记者叶浅 见习记者李睿阳)近日,002411.SZ)收深交所关注函,被要求说明至今未披露的2021年年报的编制进展情况,以及对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的风险进行提示。2021年10 ...[详细]
-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刘苏雅 通讯员 占康6月28日下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返回74天后,在北京航天城与媒体记者见面。这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后首次与媒体和公众正式见面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刘敬元11月19日,中国外贸信托正式发布《中国家族信托可持续发展报告》下称“报告”)。该报告总结了我国家族信托十年的发展历程,从客群及需求、信托金融服务及行业发展、海外经验等多个维度梳理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6月28日,在万科2021年度股东大会上,董秘朱旭表示,公司分红计划会综合考虑公司长期发展需要,未来分红率会稳定在35%-40%之间,有利于长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