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融科技估值三月激增19亿被指蓄意抬高 市占率0.27%产品仅52款行业摆尾
炒股就看,智融增亿权威,科技款行专业,估值及时,月激业摆全面,蓄意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抬高
来源:长江商报
又有一家芯片行业企业试图通过闯关IPO在科创板上市,市占但其存在不少异常现象。率产
这家公司就是品仅珠海智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智融科技”),其成立于2014年,智融增亿至今已有8年时间。科技款行
智融科技主要产品为高集成度、估值多通道智能电源管理芯片,月激业摆公司产品较为集中且种类相对较少,蓄意与A股公司高达千余种产品种类相比,抬高劣势明显。公司市占率仅0.27%。
此外,公司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供应商高度集中,其中,其晶圆采购高度依赖台积电。
IPO之前,智融科技密集增资扩股,短短三个月,其估值从1.10亿元猛增至20亿元,增长约19亿元。市场质疑,此举有抬高估值之嫌。
与之对应的是,在频频引入股东之时,智融科技的五位创始人在IPO前套现超5000万元。此外,公司密集分红约4000万元,本次IPO,拟将5000万元募资补充流动资金。
机构买卖股权为哪般
提前潜伏IPO企业,是机构逐利IPO的重要途径。在智融科技身上,机构扎推潜伏。
智融科技成立于2014年10月22日,由熊爱平、李恒、向清怡、周小宁、王美兰、朱英姿和吴兆淋等7人共同出资1000万元创办。李鑫、邓琴、熊富贵、闵紫辰和谢景东等 5人均为长期从事芯片设计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智融有限设立初期是由亲属代为持有股权,直到2015年8月通过股权转让进行代持还原。熊爱平为财务投资人,吴兆淋为公司创始团队成员之一,但其出资50万元,持股比例较低。
到2021年11月,智融科技达到24名,其中,18家为机构。
招股书显示,2019年以前,智融科技经历了5次股权转让、1次减资、1次增资。2021年,公司股权结构大变动。
2021年5月,员工持股平台融汇同芯以10元/出资额增资,获得55万元的出资额,此时,智融科技对应估值为投前1.11亿元。公司称,此时增资与员工股权激励有关。
当年5月,深信华远、华业高创、元禾璞华、天津泰达分别将22.28万元出资额、22.28万元出资额、5.57万元出资额、5.57万元出资额转让给相关方,转让价格为80.79元/出资额。此时,交易双方协商,公司的估值为9亿元。
2021年7月、8月,智融科技连续增资,深信华远、华业高创、元禾璞华、天津泰达等再次入局,本次增资的价格为85.52元/股。
诡异的是,前脚低价转让股权,后脚又加价增资,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此外,同时参与增资的还有厦门达泰、南京达泰、长劲石、胜志芯、佰忆贝、科创高科、长拓石、、樟宜腾等。此时,公司估值为10亿元。
本次增资尚未完成,智融科技又进行下一步增资。2021年8月,公司再增资,上述股东同步增资,增资价格为162.47元/股。此时,公司估值2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8月,科创高科、长拓石、安克创新、樟宜腾均进行了股权转让,转让价格为159.23元/股,较公司20亿元的估值打了9.8折。
奇怪的是,安克创新左手增资、右手转让,其通过增资获得6.1548万元出资额,又转让了6.2804万元出资额。
15家机构入股,有的机构前脚转让后脚又增资获得股权,有机构同时转让、增资,如此离奇操作颇为罕见,究竟是为了什么?
IPO关键期遭起诉侵权
作为一家芯片企业,智融科技的科技因素也受到质疑。
智融科技主营业务为电源管理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锂电池快充放管理芯片、多口输出动态功率调节芯片和快充协议芯片,终端应用产品包括移动电源、车载充电器、氮化镓充电器、户外储能电源和智能插排等。
目前,智融科技还很弱小。由于国内电源管理芯片行业起步较晚,无论是产品品类还是市场份额,均与国际知名厂商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招股书,智融科技在国内电源管理芯片行业的市场占有率为0.27%,产品规格种类仅有52款。相比之下,国际巨头TI公司拥有8万余款产品,国内电源管理芯片领域较为领先的圣邦股份和,分别有3800款、1200款产品,种类均超过1000款,、分别有500款、230款产品。
由此可见,公司产品品类在行业处于行业垫底位置。
对此,智融科技表示,公司所处的细分领域决定了产品应用场景和参数相对较少,导致产品规格种类较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15日,智融科技拟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而8月3日晚间,同行业可比公司英集芯发布公告称,其已就与智融科技、郑森杰之间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纠纷向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于2022年8月2日收到法院送达的《受理案件通知书》。
英集芯是一家在科创板挂牌上市的芯片企业,主要从事电源管理、快充协议芯片的研发和销售。从主营业务方面看,其与智融科技处于同一细分领域。
英集芯起诉智融科技专利侵权,源于智融科技销售的产品“SW6208芯片”,涉嫌侵犯英集芯告登记号为BS.175531811、名为“IP5328”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英集芯要求赔偿其经济损失3300万元。
“SW6208芯片”是智融科技锂电池快充放管理芯片的核心产品。2019年至2021年,“SW6208芯片(22.5W)”的销售额分别为325.19万元、1443万元、2977.14万元,占公司销售收入的比重为6.53%、13.42%、13.33%。
主要产品被告侵权,这给智融科技的IPO增添了变数。
备受关注的是,智融科技的研发费用率呈下降趋势。2019年至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919.56万元、1882.15万元、2995.6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7.66%、16.80%、13.25%。
大客户与实控人关系密切
智融科技的客户也存在异常。
招股书显示,智融科技的客户较为稳定,2019年至2021年(报告期),公司第一、二大客户均为深圳睿芯联合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睿芯联合”)、深圳市长大合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长大合众”)。
其中,公司对第一大客户睿芯联合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646.79万元、1946.05万元、3370.68万元,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1.63%、17.37%、14.9%。
睿芯联合是智融科技的经销商,双方于2017年10月开始合作。
公开信息显示,睿芯联合的实际控制人为江浩,其与智融科技实际控制人李鑫关系密切,在报告期内二人存在借款、租赁车辆等资金往来情况,且二人曾经是同事关系。
2019年7月,江浩因个人购买房产需要从李鑫处借款70万元,截至2020年9月全部归还。
2019年11月起,江浩根据需要向李鑫租赁两辆闲置车辆,租金合计5000元/月。2019年至2021年,江浩向李鑫分别支付租金1.5万元、2万元、6万元。
2020年9月,李鑫设立青橙时光(深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并聘请江浩担任青橙时光的监事,彼时李鑫担任总经理。2022年1月,江浩不再担任青橙时光监事。
由此可见,李鑫与江浩往来较为密切。那么,二人实际控制的公司之间进行交易,交易价格是否公允,备受质疑。
此外,李鑫还与其他经销商的股东和实控人存在借款等资金往来。
客户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间接隐秘关系,是否影响智融科技与客户之间交易的正常性,值得怀疑。
在IPO之前,智融科技的创始人股东频频套现,也让人意外。
2021年7月,李鑫将所持智融科技1.952%的股权(对应注册资本22.8264元)转让给外部股东深圳市西博伍号新材料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转让价格为87.62元/出资额,转让价款为2000万元。
本次转让股权,李鑫称是主要原因为改善生活等个人资金需求。
此外,2021年8月,实控人邓琴、董事熊富贵、董事闵紫辰和外部投资者谢景东(均为创始人)因改善生活等个人资金需求转让部分股权,转让价格为159.23元/出资额,转让价款合计3375.09万元。
短短两个月,五名实际控制人合计套现5375.09万元。
五位创始人为何要在IPO集体减持,也让人不解。
另外,公司密集分红约4000万元,本次IPO,拟将5000万元募资补充流动资金。
(责任编辑:时尚)
-
证券时报记者 刘敬元继银行、证券、基金行业之后,保险业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的相关规定也得到明确。11月21日,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获悉,银保监会向银保监局、人身险公司和中国银保信印发《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 ...[详细]
-
译者/俊一编者按:去年,纯电动汽车在全球多个地区的销量实现了飙升。部分电动车型或电动汽车制造商去年销量相比前年增长接近100%。这篇文章来自编译,作者认为,2022年将是电动汽车的关键一年,并针对这一 ...[详细]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李静林来源/真探AlphaSeekerID:deep_insights)不管新势力品牌如何声势浩大,新能源汽车的是非成败仍然要靠销量说话。据Cl ...[详细]
-
在残酷又善变的市场中,随着BBA加速转型以及特斯拉、蔚来、理想等电动车企猛攻,讴歌防守难进攻更难。宝马、奔驰、奥迪下称“BBA”)赚得盆满钵满,它们2021年全球净利润增长皆超过一倍。然而,不是所有豪 ...[详细]
-
看似“过气”的自助餐正在凭借平价化、“小而精”悄悄“翻红”。小火锅自助餐厅正在全国爆发式增长,涮烤一体锅让食客一餐两吃,大快朵颐;星级酒店的海鲜自助也转型走“团购”,吸引不少非住店客人到场尝试。 主 ...[详细]
-
来源:找钢网 作者:欧拉唐山全市行政区域实施临时性交通管控,自2022年3月20日零时起,全市行政区域内所有道路实施每天24小时交通管制,解除时间另行通知。3月19日唐山市各县市区相继开展全员第一轮核 ...[详细]
-
俄乌冲突下,大宗商品暴涨给英国家庭带来了更大的收入压力,大步加息的英国央行将关注冲突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英国通胀日益高企,1月份CPI创下30年来的新高。为了抑制高通胀,英国央行第三次加息如期而至。 ...[详细]
-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3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6%。本月两个品种LPR均与上月持平。至此,LPR连续两个月维 ...[详细]
-
银保监会: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 可提供年金保险、两全保险等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
中证网讯记者 薛瑾)11月22日,记者从业内获悉,近日,中国银保监会下发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保险公司应当落实个人养老金制度要求,提供简明易懂、安全稳健、长期保值增值 ...[详细]
-
高油价下使劲示好?美媒:美国向沙特提供大量“爱国者”反导系统
【环球网报道见习记者 王艺璇】据美国《华尔街日报》21日独家报道,美国官员表示,美国政府在过去一个月里向沙特阿拉伯运送了大量“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满足沙特在两国关系严重紧张的情况下提出的紧急补给要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