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时刻,温州首富减持套现
业绩甩出利好,最好州首股价却坐“过山车”。刻温
记者丨韩璐
温州首富李革掌舵的富减,发展正前所未有的持套强劲。
即便遭遇疫情,最好州首这家总部在上海的刻温CRO巨头,二季度营收增速,富减依旧将增长63%-65%。持套
药明康德的最好州首小股东们,却有着一丝酸楚。刻温
截至6月23日收盘,富减公司股价从年初的持套148.28元,跌落至94.46元。最好州首跌宕起伏之下,刻温公司估值已较最高点蒸发超2000亿元。富减
股价低迷,固然有大盘走弱的因素,大股东的减持,也令他们不安。
1
减持路上
从基本面上,李革领导的药明康德,迎来15年来最高的增速。
2021年,药明康德营收达到229亿元,同比增长38.5%,归母净利润51亿元,同比增长72.2%。
2021全年,药明康德新增客户超过1660家,活跃客户数量超过5700家;今年1-3月,又新签客户超过320家,活跃客户数量超过5800家。
公司的业务是2B业务,显现出“超常”的加速度:2014年到2017年,年均24%的增速;2018年到2021年,达到30%以上年增速;预计2022年,将有65%-70%的增速。
即便疫情,也未能打断昂扬的进程。
6月初,药明康德公告称,上海地区的生产经营基本恢复,且就全年收入增长65-70%的目标,“充满信心”。
来源:官网不出一周,却迎来“利空”。
6月10日,药明康德又发公告称,由李革(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及与其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的股东计划,自7月4日后不超过90日期间内,合计减持不超总股本3%的A股股份。
减持理由为自身资金需要。
以当日收盘市值计,该笔减持市值最高可达91.2亿元。
这一做法,遭人诟病。消息一发布,药明康德股价随即大跌9.56%。
这家医药白马股,不是在减持,就是在减持的路上。
iFinD数据统计,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药明康德的重要股东(高管及机构)累计发生106次增减持行为,其中累计减持86次,共计金额达326.1亿元。
今年5月,证监会还宣布,对其股东上海瀛翊的违规减持行为,予以警告,处以2亿元罚款。
上海瀛翊作为药明康德IPO原始股东,在2021年5月-6月,减持股票金额高达28.94亿元,却未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且转让股票不符合相关规定。
记者通过天眼查股权穿透发现,上海瀛翊与李革本人无直接关系,只是其表决权委托由李革行使。
沙利文大中华区医疗组分析师王苑告诉《21CBR》记者,股东减持行为,不影响公司基本面,但会对短期投资者情绪造成一定冲击。
2
一鱼多吃
温商素来头脑灵活,科学家李革也是如此。
1967年出生的李革,祖籍温州平阳,1985年考入北大化学系,妻子赵宁正是其北大化学系同学。1989年北大毕业后,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获得有机化学博士。
随后,李革进入制药公司PDD,成为科研人员。2000年,他与赵宁回国创办了药明康德。
李革夫妇选择了CXO行业作为突破口。
药明康德创始人李革,赵宁夫妇“CXO”是医药外包服务产业链的统称,细分为CRO(医药研究外包)、CMO/CDMO(医药生产外包服务)和CSO(医药销售外包)等不同模块,它能充分利用中国人口红利和成本优势。
药明康德起步很快,多家全球制药巨头成了它的客户,2007年在美国纽约交易所成功上市。只是,美国资本市场估值有限,2015年,李革决定私有化,当时估值不过33亿美元。
带着温商的基因,李革采用了更巧妙的架构。
私有化之后,他将公司重新做了拆分——负责小分子药物中间体CRO业务的合全药业、负责生物药技术开发和生产的药明生物,以及负责CXO业务的药明康德。
一鱼多吃,“药明系”现在估值接近6000亿元,李革夫妇的财富值也水涨船高。
2021年,李革家族在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中,以782亿元的身家,位列第41名,在温商子榜中,蝉联第一。其中,药明康德依然是李革家族的旗舰企业。
王苑告诉《21CBR》记者,药明康德拥有全方位一体化的医药研发生产产业布局,涵盖了大分子药物及小分子药物临床前CRO、临床CRO以及CMO业务,在国际多地均设有实体运营和研发基地,海外的布局和影响力较大。
财报显示,2021年,其境外业务营收占比超过75%。
“规模、布局、技术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药明康德规模在国内占据绝对优势,吸引全球的优质客户和订单。”
王苑表示,其市占率约为15%左右,在国内居首。
3
旱涝保收
李革经营的,是一门旱涝保收的好生意。
相比药企,CXO对于药物研发结果的风险承担少,以劳务或者服务收费。
大量欧美药企订单在持续流入,中国成为CRO行业发展的热点地区,即便政经环境存在大量不确定性,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全球订单转移的大趋势仍然存在,中国的成本优势、质量效率的优势仍然存在。”药明康德官方表示,行业基本面上行趋势未变。
“对比欧美头部CRO企业的市占率,国内CRO企业数量多,行业集中度较低,在渗透率上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王苑认为。
她告诉《21CBR》记者,由于患者人群庞大、医药研发投入增加、创新药领域发展加快等因素,国内本土药企对于CRO服务的需求也在快速上升。
“行业代表性公司如药明康德、、等基本面都持续向好,2021年以及今年一季度的营收和利润规模和增长率都很可观,行业发展仍处于稳定上升的态势。”
“许多以仿制药业务为主的企业,逐步战略转型为创新药研发,创新药的增量趋势,对CRO行业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王苑说。
只是,国内创新药企近来“熄火”,诸多Me-too项目搁置,临床项目降低,影响到CRO企业的接单情况。
今年1-3月,药明康德的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营收2.4亿元,同比减少21.57%,但未影响大局。尤其是化学业务、以及细胞基因疗法业务都在一季度增长显著。
CXO企业有着“劳动密集型”特征,对成本与效率的考验,才更为紧要。
今年的交流会上,公司官方表示,老员工平均涨薪10%左右。
记者查询公司年报发现,2019至2021年间,药明康德的人均薪酬分别为20.76万元、20.46万元以及21.56万元,涨幅甚微,甚至中间有下降(可能有疫情因素)。
这显示了李革严苛的成本管理能力。
即便如此,药明康德的销售毛利率仍有所下滑。
“涨薪会迫使公司提高服务定价与效率,才能维持毛利率水平。”官方解释说,叠加人民币升值,公司需要提价,才能维持现有毛利率维持。
过去三年,李革本人的年薪,分别为1805.86万元、1984.99万元以及2476.38万元。去年,他位列A股医药上市公司董事长薪酬第二位。
当然,这些都可归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就和减持一样。
(责任编辑:百科)
-
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11月21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相关人士透露,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0日向自民党高层表示,基本决定撤换接连曝出“政治与金钱”问题的总务相寺田稔。寺田当天晚间提交了辞呈。据报道,围绕 ...[详细]
-
三十余年来,英大信托坚持深耕电力行业,围绕能源、电力产业链提供优质、高效金融服务,深度挖掘产业上下游企业的金融需求。2022年,面对信托行业经历的巨大变革,英大信托坚持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和 ...[详细]
-
海关总署:根据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9.8%
据中国网,1月13日,国新办就2022年全年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表示,根据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11万亿元,增长9.8%。其中,出口1.55万亿元, ...[详细]
-
恒越基金“老将”高楠离职,没有明星基金经理的“个人系”公募会沦为“壳”吗?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核心人员的离任对于本就青黄不接的个人系公募来说,无疑是较大的打击。投资大佬李曙军创立的恒越基金规模由基金经理高楠一人撑起,如恒越基金这样的个人系公募将全部规模“压在”一位明星 ...[详细]
-
再保险“国际板”建设规划方案发布:提升跨境再保险交易的透明度、规范性和便捷性
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11月23日,第四届国际再保险会议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召开。会上,再保险“国际板”建设规划方案正式亮相。据了解,上海银保监局、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上海保险交 ...[详细]
-
央行邹澜:研究推出另外几项结构性工具 主要重点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财联社1月13日电,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我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主要围绕支持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具体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人民银行官网定期发布,大家可 ...[详细]
-
据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实施“乙类乙管”后是否有必要继续戴口罩?是否还要强调个人防护?春节临近,为确保健康过大年,大家应在哪些方面加强注意?国务院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证券时报近年来,中国在政策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积极培植工业互联网发展和创新,从“互联网﹢”战略到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政策规划推动工业互联 ...[详细]
-
龙光集团:预计房地产行业短期内仍面临困难,将于需要时出售资产
澎湃新闻记者 李晓青8月31日晚间,龙光集团03380.HK)披露2022年半年报情况。财报显示,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入126.3亿元,同比减少64.1%;毛利17.57亿元,归母核心净利润为406 ...[详细]
-
年报行情提前打响,业绩高增长股揭秘,有股票连续涨停,杠杆资金和北向资金同时加仓16股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数据宝市场关注业绩预增股。与往年1月份就陆续公布年报相比,今年年报披露2月才开始,根据交易所定期报告预约披露时间,首份年报披露日期为2月9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