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外资”面临内外双重压力 外资企业正逐步增加对地缘政治考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青亭 北京报道 5月30日,稳外资中国贸促会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面临报告显示,内外一季度,双重71%的压力受访外资企业维持了业务规模,16.4%的外资企业扩大了业务规模,72.1%的企业企业在华增资幅度大于5%。
报告显示,正逐政治91.4%的步增外资企业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评价“较满意”以上,91.0%对促进市场竞争评价“较满意”以上,加对90.3%对获取经营场所评价“较满意”以上,地缘88.1%对纳税评价“较满意”以上,考量87.4%对市场准入评价“较满意”以上。稳外资
在严峻复杂的面临国内外形势下,商务部数据显示,内外今年前4个月,全国新增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185个,相当于平均每天有1.5个外资大项目落地。1至4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78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这是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实现的两位数增长。
报告指出,在全球经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中,中国相对安全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稳健成长的宏观经济基本面,持续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不断提速的消费和产业升级,日趋庞大的国内市场规模,成为外商投资中国长期持续增长的基本条件。
但同时,受三重压力叠加疫情影响,我国“稳外资”仍面临外部环境挑战和内部条件约束“双重压力”。报告显示,部分外资企业开始考虑或已暂缓在华投资计划,86.4%的外资企业对华增资意向减弱,生产经营成本提高(48.7%)、公司布局战略优先次序调整(35.2%)、市场竞争加剧(34.4%)成为外资企业对华增资意向减弱主因。
调查中,受访外资企业提出五个方面主要建议:一是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二是不断提升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完备性;三是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增强外企发展信心;四是精准施策,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五是持续强化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5月30日,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在媒体分享会上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说,当前,中国面临的产业链转移压力确实要比几年前有所增加。受到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一些企业一改往日以商业回报来布局产业链的思维,从just in time转向just in case,或者至少要让产业链实现多元化,避免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特别是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
但在邢自强看来,中国政府依然有足够能力化解稳外资的压力。“只要决策层能够抓住时间窗口,通过宽松政策的继续加码、监管政策继续吹风和落地、更加充分地对外交流防疫路线图,中国经济复苏的基础就可以更加雄厚一点,这将为稳住产业链的信心起到巨大帮助。”
地缘政治和新冠疫情增加稳外资压力
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和新冠疫情的持续扩散,令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5月24日,美国总统拜登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东京举行美日首脑会谈,并宣布启动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但不同于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印太经济框架”的议题不包括谈判降低关税的计划,也不包括清除市场准入壁垒的广泛措施,其吸引力受到外界怀疑。
对于“印太经济框架”是否会加速欧美企业向东南亚转移,邢自强说,关于产业链的多元化布局,主要还是由企业来主导的。欧美企业更多还是从自身的角度来考虑,未必很快就跟本国政府站在一个战线上,但在当前的情况下,会逐步增加对地缘政治因素的考量。
除了地缘政治因素,邢自强指出,外资企业也在密切关注疫情防控带来的影响。
他说,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在中国深耕几十年,在上下游都有很强的集聚效应,它们非常珍惜在中国获得的市场地位,但在疫情之下,它们是否能够说服总部,继续沿袭深耕中国的策略,而不是为了实现多元化而向其他地方搬迁,将取决于它们是否能讲清楚对中国政策确定性的分析。
除此之外,邢自强强调,长期以来,中国市场对外资企业的吸引力在于中国长期的潜在增速和投资机遇,它们在中国的产业链布局一方面是为了出口,另一方面是为了抓住中国本土的机遇。
他说,长期以来,外资企业对中国通过较高增速不断崛起、逐步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是有比较强的预期的。但如果外资企业开始担心近年来中国经济遇到的长期挑战会固化,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那么就会影响它们之前的判断,就可能引发它们加速调整其产业链布局。
贸促会将以四方面工作稳外贸稳外资
下一阶段,中国贸促会在稳外贸稳外资,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方面,重点工作部署如何?
对此,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于毅在发布会上回应道,贸促会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服务企业的根本,充分调动全国贸促系统力量,多措并举帮助企业应对困难挑战,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为稳住经济大盘和外贸外资基本盘作出不懈努力。
在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方面,贸促会将聚焦行业发展和为产业服务,创办更多品牌展会;延伸“贸促云展”平台功能,办好国际贸易数字展,提升专业展会对产业链的集聚能力;加强RCEP等自贸协定宣传推广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企业享惠金额;有针对性提供市场信息,推动各项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
在稳外资方面,贸促会将充分发挥贸促系统服务外资企业专班作用,加强对重点外资企业和项目服务,广泛收集外资企业诉求并推动解决;组织跨国公司、外国商协会“地方行”等活动;更好发挥“投资中国”平台作用;举办外资企业座谈会、政企对话会,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优环境、更好服务。
在调查研究和建言献策方面,贸促会将围绕外贸外资企业经营情况、惠企政策实施效果等开展调研,及时了解企业问题诉求,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在商事法律服务方面,贸促会将做好出具不可抗力事实证明、仲裁调解等服务,对受疫情、俄乌冲突等影响企业进行精准帮扶,开展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排查。
(作者:郑青亭)
(责任编辑:热点)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李毓霖来源/零态LTID:LingTai_LT)低价还是盈利,是当下彷徨的京东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几个季度,“降本增效”都是京东财报的关键词。11 ...[详细]
-
新华社渥太华7月8日电记者林威)加拿大最大电信运营商之一罗杰斯电讯公司8日上午发生重大网络故障,致使国内数百万用户无法上网、打电话。罗杰斯公司说,目前的故障影响有线和无线网络,公司正在抢修,但仍未找到 ...[详细]
-
随着旅游业再出发,各景区和城市纷纷出台优惠政策,以求抓住这波反弹的机会,吸引更多游客,甚至有不少地方采取了门票免费的策略。 近日,福建省武夷山景区宣布,到年底之前,主要景区向全国游客免费开放,免票人数 ...[详细]
-
当地时间7月8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签署一项旨在帮助保障女性堕胎及避孕权利的行政命令。总台记者 张颖哲) ...[详细]
-
2022年9月1日,业协会正式发布《2022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本年度《报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组织编写,中国牵头实施,29家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完成。这已是中国银 ...[详细]
-
作者|闪电懒来源|钛财经投资者没信心,喜马拉雅的上市之路再遇波折。近日,有消息称,喜马拉雅融资最多1亿美元的IPO计划因缺乏投资者支持,已暂停在香港的上市计划,而这已是喜马拉雅第三次冲击资本市场。在“ ...[详细]
-
北京时间9日凌晨,美股周五午盘小幅上扬。美国6月份非农就业人数超预期,失业率维持在3.6%不变,就业参与率意外下降。市场认为该数据进一步强化了美联储7月加息75个基点的预期。纽约联储行长称美联储“坚定 ...[详细]
-
上海市卫健委今早7月9日)通报:2022年7月8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1例和无症状感染者48例,其中10例确诊病例和48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 ...[详细]
-
公司延长了三座核反应堆的停运维护时间,这加剧了气温下降给法国及周边国家的电力供应带来的压力。法国电力公司周三在其网站上表示,Flamanville 2号核反应堆的重启时间推迟5天,至12月1日;Cru ...[详细]
-
香港《亚洲周刊》最新一期,原题:西方的“香港焦虑症候群”背后 英美等西方政府与主流媒体大量引述流亡海外的香港反对派的言论,认为香港的精英大都逃离樊笼,在伦敦或纽约呼吸自由的空气,不屑生活在这个“水深火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