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贸易“囚徒困境”加剧全球食品通胀——访世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阿迪蒂亚·马图
新华社曼谷5月13日电 专访:粮食贸易“囚徒困境”加剧全球食品通胀——访世行东亚和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阿迪蒂亚·马图
新华社记者王亚光
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阿迪蒂亚·马图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线上专访时表示,囚徒困境在世界粮价持续上涨的粮食背景下,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贸易不仅无助于缓解本国粮价,加剧济学反而会进一步推高全球食品通胀,全球区首加剧部分粮食进口国面临的食品危机。
马图用“囚徒困境”形容当下粮食贸易局势。通胀太平图他认为,访世部分国家限制粮食出口会引发更多国家为遏制国内粮价出台新管制措施,行东席经引发“乘数效应”,亚和洋地亚马导致全球粮价进一步上涨,迪蒂降低粮食分配的囚徒困境效率和公平性。
根据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的粮食数据,俄乌冲突爆发后,贸易截至4月底,加剧济学推行粮食出口管制措施的国家已由原先的3个增至23个。以卡路里计算,受限制产品在全球食品贸易中所占比例为17%。
马图表示,经济学原理和历史经验表明,限制措施不但毫无助益,反而会产生反作用,最终影响每个国家。在2008年和2011年全球粮食价格大涨时,多国推出了总计80多项粮食贸易干预措施,反而导致全球粮价进一步上涨13%至15%。
俄乌冲突爆发后,能源和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剧了此前已经显现迹象的食品通胀,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挑战。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俄罗斯和乌克兰合计占全球谷物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占世界葵花籽油出口市场超过50%。很多北非、亚洲等地区的最不发达国家或低收入国家严重依赖从俄乌进口粮食。
马图指出,当前粮食价格上涨还缘于“短缺预期”,反映市场对今后一段时间全球粮食生产、贸易面临风险的担忧。
他说,部分高度依赖从俄乌进口粮食的国家出现供应困难,“如果农业生产持续受到干扰,或更多国家实行粮食贸易限制措施,情况会变得更糟。”
马图呼吁各国不要限制粮食出口。无论是应对全球粮食安全危机,还是支持疫后经济复苏,保持贸易畅通都至关重要,“背离开放精神只会增加所有人的成本”。
(责任编辑:综合)
- 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抵达扎波罗热核电站
- 从“618”透视中国消费复苏与升级
- 美加墨三国将合办2026世界杯
- 被发现多笔异常存款问题 光大证券香港公司接反洗钱罚单 遭谴责并罚380万港元
- 期指 关注多IM空IH的对冲套利
- 汽车消费“遇冷”,经销商面临“生存”困境
- 天风证券:维持新东方在线买入评级 东方甄选坐稳抖音直播头部电商阵营
- 凌晨4点!上海石化突发火情,立即启动一级预案!美联储“最鹰”报告出炉,原油闪崩了
- 农银汇理基金邢军亮:聚焦中期产业趋势 自下而上寻找投资亮点
- SpaceX成功发射53颗星链卫星
- 道指痛失三万点大关!除了衰退威胁 华尔街还有这些担忧……
- App工厂集体熄火,互联网再无产品神话?
- 钢铁行业上半年供需失衡 逾八成钢企净利下滑
- 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 英大财险福建分公司及相关责任人遭罚49.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