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靠前发力 宏观政策稳增长
原标题:靠前发力 宏观政策稳增长(稳字当头 稳中求进)
本报记者 吴秋余 赵展慧《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28日 第 01 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化财政政策、人民日报货币政策的靠前逆周期调节作用,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发力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宏观今年的政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宏观政策有空间有手段,稳增要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人民日报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靠前
今年以来,发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宏观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政策积极的稳增财政政策提升效能,稳健的人民日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靠前前2月,发力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3.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7%,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广大市场主体感受到宏观政策的暖意。
“银行2500万元科创贷款到账了,有了金融活水,我们的印制电路板产业化项目如虎添翼。”福建莆田市涵江区依吨多层电路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凤坤信心十足。
“今年公司预计增值税留抵退税7500万元,还可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所得税优惠5000多万元。”山东星宇手套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迟立明感受到了减税降费政策带来的变化。
政策不减力,增强有效性,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灯检、贴签、包装、封箱、装车……北京药业公司的生产线高速运转。“去年公司享受了多项税收优惠,转型升级按下快进键,经过智能化改造,药品检验包装速度提升了4倍。”公司董事长程永庆介绍,财税惠企力度不减,信贷支持也更“解渴”,今年2月,北京分行提供了更优惠的融资方案,让公司的新厂区智能化生产线顺利开工建设。
今年以来,我国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为市场主体轻装上阵、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
企业负担做减法。今年,我国减税与退税并举,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对小微企业加大所得税优惠力度,对增值税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助企业焕发生机。
财政支出做加法。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比上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优先支持重点项目,保障重点支出,严控一般性支出。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让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更有能力、更有动力。
——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
新年伊始,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接续转换,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并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降低融资成本。截至1月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19.7万亿元,同比增长25.8%。
今年,我国将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优化监管考核,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
——就业优先政策提质加力,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财税、金融等政策都要围绕就业优先实施,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的支持力度。“我们大力推动政策直达、资金直达、优惠直达,全力保障中小微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员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重庆银保监局局长蒋平说。
河南落实职业技能补贴和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广东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浙江升级保就业保市场主体融资常态化工作机制……各地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打好组合拳,措施更精准,夯实经济稳定运行基础
大型挖掘机、推土机开足马力,门诊综合楼拔地而起……浙江宁波市第一医院异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过去两年,该项目已累计发行专项债券4.5亿元,今年又获得1.5亿元提前下达的部分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支持,保障了建设有序推进。”宁波市财政局债务办负责人王红光说。
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各地区各部门早谋划、早布局、早行动,努力形成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靠前发力,宏观政策早出台、早落地、早见效。
财政部向各地提前下达2022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46万亿元;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宏观政策频频发力,助力经济稳健开局。
“我们将精准研究每一项财政政策,精心安排每一笔财政资金,早出台政策,早下拨资金,早落地见效。”财政部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央行今年将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更加主动有为、积极进取,注重政策靠前发力。
——协同发力,让宏观政策发挥出最大成效。
超1万亿元!今年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这笔资金既不会增加税收或经济主体负担,也不会提高财政赤字,体现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联动,共同发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1+1﹥2”。今年以来,财政、货币、就业、产业等方面政策形成合力,“组合拳”发力稳增长。“宏观政策协同联动更加有效,能够更好改善市场预期、稳定经济增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杨长湧说。
——精准发力,让宏观政策直达市场主体。
白茶采摘时节临近,浙江安吉溪龙隆泽茶场正为资金犯难。关键时刻,安吉农商银行为其提供40万元贷款。“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让我们能够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安吉农商银行负责人马莲贵说。
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一项项直达措施,让宏观政策精准度显著提升,市场主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宏观调控政策日臻完善,财税金融手段措置裕如,不断放大着宏观政策的成效。“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加大、作用增强,进一步夯实了‘稳’的基础,拓展了‘进’的态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说,我国宏观政策空间足、调控工具储备多,完全有条件、有能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稳”可预期,“进”有动能,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高精度传感器遍布车间,数百台同步运转。走进电池生产基地,炫酷的智能制造场景让人耳目一新。今年前两个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494%。
“宏观政策助力我们逆势高增长,也为汽车产业乘势而上鼓足了动力。”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介绍,今年国家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企业将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宏观政策支持下,企业铆足“虎劲”加油干。前两个月,央企经营“开门红”,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利用外资“开门红”,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37.9%……中国经济步伐铿锵、前景光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有了坚实基础。
——供需两旺、预期回暖,稳的基础更加巩固。
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8%,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同比增长19.6%……这个春天,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2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2%、51.6%和51.2%,持续位于扩张区间。“春节过后,制造业生产活动逐步恢复常态,近期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企业市场预期进一步提升。”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说,一系列数据传递出中国经济稳健开局的势头。
“我国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而且还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杨长湧说。
——结构优化、动能积蓄,进的态势更加明显。
“虽然有压力,但新机遇层出不穷。”董事长李西廷表示,今年国家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让企业更有动力攻坚核心关键技术,坚定迈向高质量发展。
浦东新区加快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西宁大力发展光伏制造、锂电储能、新型材料,海南在南繁、深海和航天领域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布局“新赛道”,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积聚新动能。
“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有效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今年中国经济“稳”可预期,“进”有动能,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创新驱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新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面对明显增多的风险挑战,我国宏观政策有空间有手段,只要科学把握调节力度,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就一定能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释放出来,让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驰而不息。
(责任编辑:焦点)
-
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主办,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协办的第八届证券期货科学技术奖于近日揭晓。随着证券期货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加速,近年来,金融科技在行业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 ...[详细]
-
欧洲RepowerEU计划加速发展绿电,光伏企业外销订单“供不应求”
欧盟正式发布RepowerEU能源计划发力“光电”,国内光伏企业的海外需求向好。5月18日,欧盟正式公布了名为“RepowerEU”的能源计划,该计划涉及未来五年内高达2100亿欧元约合2210亿美元 ...[详细]
-
5月19日,俄罗斯记者探访了从乌克兰武装分子手中解放出来的马里乌波尔伊里奇工厂。根据现场视频显示,俄方在地下室中发现了乌军留下的诸多物品,其中甚至还有一本中文封面的《孙子兵法》。相关新闻拍摄曾被乌军控 ...[详细]
-
浙江拟将试管婴儿费用纳入医保,提高0至6岁婴幼儿医保报销比例
近日,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关于支持“浙有善育”促进优生优育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扩大生育保险支付范围。将分娩镇痛、早孕期胎儿结构超声筛查、胎儿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诊疗项目纳入生育保险支付范围。制定人工 ...[详细]
-
标普全球S P Global)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衡量欧元区制造业和服务业活动的PMI指标在11月份意外上升。尽管该数据仍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欧元区19国经济正在陷入衰退,但也提供了一些缓冲空间,使得市 ...[详细]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白金蕾)无论从财报数据,还是业绩电话会上高管的表述,腾讯控股都在经历消费互联网见顶、产业互联网增速放缓的转型阵痛,“降本增效、拥抱变化”成为腾讯控股本季度财报的关键词。5月18日 ...[详细]
-
小米智能手机收入458亿元减少11.1% 手机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减少1100万部
根据小米一季度财报,小米智能手机分部收入由2021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515亿元减少11.1%至2022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458亿元,主要是由于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所下降,部分被智能手机平均售价‘ASP’)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于潇清 喻晓璇5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18日公布了一份关于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申请相关的“审查书草案”,并将在公示 ...[详细]
-
数百家公司撑起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闯出中国新赛道:锂电相公司330家,新能源车相关公司400家,充电桩100多家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初冬的阳光照在察尔汗盐湖腹地,一座座银白色的锂离子吸附塔熠熠生辉。这里是A股上市公司旗下蓝科锂业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现场。面对火爆的下游需求 ...[详细]
-
央视网消息:5月19日下午,北京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9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发布关于调整风险等级的通报。截至2022年5月18日24时,经市疾控中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