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翔金泰拟登科创板,智飞生物蒋仁生“再战”资本市场
炒股就看,再战权威,智翔资本专业,金泰及时,拟登全面,科创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板智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6月20日晚间,飞生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智翔金泰”)日前递交招股书,物蒋准备在科创板上市。仁生据悉,市场千亿市值疫苗龙头的再战董事长蒋仁生为其实控人。
6月20日晚间,智翔资本上交所官网显示,金泰智翔金泰科创板上市申请已获受理。拟登招股文件显示,科创智翔金泰拟发行9168万股,募集资金39.8亿元,投向抗体产业化基地项目、抗体药物研发等项目。
资料显示,智翔金泰成立于2015年10月20日,是一家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公司,主营业务为抗体药物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在研产品为单克隆抗体和双特异性抗体。
据招股书显示,公司的控股股东为智睿投资,智睿投资直接持有公司72.73%的股权。而智飞生物董事长蒋仁生直接持有智睿投资90%股权,并通过智飞生物持有智睿投资10%的股权,这也意味着蒋仁生可通过智睿投资控制公司股东大会72.73%表决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同时,智飞生物间接持有公司7.27%的股权。
若智翔金泰此番顺利登陆科创板,蒋仁生将在A股市场拥有两家上市平台。
除了蒋仁生外,智翔金泰的法人、董事长单继宽也大有来头,其曾是的创始人,直接持有公司5.29%的股份。
据招股书显示,目前,智翔金泰核心产品研发进度领先,截至2022年5月31日,公司5个产品(8个适应症)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其中,公司的GR1501为国内企业首家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的抗IL-17单克隆抗体,并有望在2024年初获批上市;GR1603为国内企业首家进入I期临床试验的抗IFNAR1单克隆抗体,GR1801是国内首家进入临床试验的抗狂犬病病毒G蛋白双特异性抗体,预计在2025年获批上市。
而与产品研发进度靠前紧密相关的是智翔金泰近年来不断加大的研发投入。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度,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25亿元、2.28亿元和2.95亿元。截至2021年底,公司拥有员工313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273人,占整体员工的87.22%。
(责任编辑:探索)
-
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完善科创指数系列工具 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价值投资
【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完善科创指数系列工具 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价值投资】财联社11月22日电,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建春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将持续优化市场生态建设,营造支持科技 ...[详细]
-
唐仁健在河北调研时强调:全力保障小麦机收 切实抓好夏种夏管 确保夏粮丰收到手秋粮种足管好
本网讯 6月6-7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带队赴河北调研并开展小麦机收专项指导。他强调,要千方百计抓好“三夏”生产,全力保障小麦机收顺利开展,不误农时抓好夏种夏管,确保夏粮丰收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上海证券报科创板领航的A股信心恢复行情仍在持续。继6月2日科创50指数上涨近5%后,6日科创50指数继续收涨3.86%,总成交额达861. ...[详细]
-
近日,2022年高考拉开大幕。为了图个好彩头,五花八门的“助考神器”纷纷上线,网友直呼“玩的都是谐音梗”、“太有仪式感了”! ...[详细]
-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自9月以来首次跌破每桶85美元。受对需求的担忧再度浮现以及对短期供应过剩顾虑的影响,OPEC+决定减产后布伦特原油期货的涨幅迄今已悉数回吐。实物原油市场不断恶化以及中国新冠病例持续增 ...[详细]
-
记者 | 佘晓晨小米造车又有新进展。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自动超车方法、装置、车辆、存储介质及芯片”专利公布。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公布的专利涉及自动驾驶领域。该专利摘要显示 ...[详细]
-
在正常的概念中,监狱是承载国家惩戒受刑人功能的场所,可在一向自诩“人权灯塔”的美国,私营监狱却成了以营利为目的的“生意”,意外不意外?震惊不震惊?联合国官网曾刊文指出,联合国人权专家敦促美国“取消一切 ...[详细]
-
坊间猜测,卡西娅在最近一次听证会上针对前夫爆炸性的指控,可能是导致她死亡的真正原因。5月29日,现年45岁的卡塔尔前王妃卡西娅·加拉尼奥KasiaGallanio)在西班牙南部的家中突然去世,经警方尸 ...[详细]
-
经历了上周债市的一番踩踏,“跌跌不休”的理财产品中的短债类理财已经开始逐步企稳。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多只银行短债类理财产品经历了上周的净值波动之后,从上周四、周五开始净值逐步企稳,并且有些产品净 ...[详细]
-
国际金融报本周,多国央行召开利率决策会议,印度、澳大利亚再次开启新的加息周期,加入全球央行加息狂潮。今年以来,全球央行加息次数超过60次。全球几十年来从未如此步调一致。为治理通胀,这一轮紧缩周期可能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