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
银发〔2022〕100号
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央行银行于全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保险本债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为提升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监督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关事维护金融稳定,球系券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统重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财政部令〔2021〕第6号发布)以及金融债券发行管理相关规定,性银行发行总吸收项现就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损失本通知所称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是非资指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为满足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而发行的、具有吸收损失功能、央行银行于全不属于商业银行资本的中国金融债券。
二、保险本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监督由人民银行、管理关事银保监会依据金融债券发行管理规定和银行业监管规则进行监督管理。人民银行将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纳入对发行人金融债券的余额管理范畴。
三、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的受偿顺序,劣后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规定的除外负债,优先于各级别合格资本工具。
四、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应当含有减记或转股条款,当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进入处置阶段,二级资本工具全部减记或者转为普通股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可以强制要求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以全部或部分方式进行减记或转为普通股。
五、发行人应充分、及时披露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相关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地揭示债券特有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次级性风险、减记损失风险、转股风险。
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存续期间,发行人应按季度进行信息披露。
六、发行人或投资人可聘请信用评级机构对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进行信用评级。
投资人应当提高内部评级能力,对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的投资风险做出独立判断。
七、发行人应提升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的市场化定价程度,增强对各类投资者的吸引力。发行人及受其控制或有重要影响的关联方不得直接或变相购买其发行的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
八、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的登记、托管、结算等业务,应在人民银行认可的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办理。
九、关于债券发行的其他事宜按照《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5〕第1号发布)有关规定执行。
十、在本通知发布后,被金融稳定理事会认定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境内商业银行,以及在境外设立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被认定为处置实体的境内附属公司,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有关事项参照本通知执行。
中国人民银行
银保监会
2022年4月26日
(责任编辑:时尚)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自疫情封控以来,为保障企业和个人多样化金融需求,在沪外资金融机构积极行动。一方面,通过开辟绿色通道,聚焦小微企业续贷服务等,按照“应免尽免、应降尽降”的原则推进普惠金融服务;另一方面,积极发挥自身在跨 ...[详细]
-
来源:民航之翼2022年4月29日,披露了一季业绩报:营业总收入24.9亿,同比增长1.2%。在油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下,营业成本30.2亿,同比增长9.8%,高于营业收入1.2%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下降9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1月21日至23日,2022论坛年会在北京举办。在23日上午议题为“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论坛上,多位参会嘉宾共议当前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之策。央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 ...[详细]
-
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经济下行压力下,相较于消费和出口,基建投资对“稳增长”的支撑作用逐渐明显,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专项债的支持范围开始从传统基建向新基建扩容。按照“5·23”国常会会议要求,今年 ...[详细]
-
生孩子送“房票”,再下一城。近日,据媒体报道,厦门调整购房政策,厦门市户籍二孩及以上家庭可在全市范围内,购买180平方米以下的第三套住宅,但二孩中至少有一人是未成年人。5月25日,时代周报记者致电厦门 ...[详细]
-
新华社伊斯坦布尔5月24日电记者王峰)对美元汇率24日下跌超过1%,一度跌至16.16比1,创下近5个月来最低水平。过去两个月,里拉对美元汇率在14.50比1至15.00比1的区间波动。自2021年以 ...[详细]
-
*ST星星两年虚增营收近47亿元 多名责任人或被终身市场禁入
每经记者 程雅 每经编辑 梁枭 11 月 20 日 晚 ,*ST 星 星SZ300256,股价 3.38 元,市值76.67亿元)发布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了《行政处罚及市 ...[详细]
-
参考消息网5月25日报道 能源转型是有代价的,未来几年,这种代价可能会更加高昂。据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5月21日报道,电池价格原本因电动汽车产量增加而有所下降,但在2023至2026年间可能上涨2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