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流动性尴尬,原来基金也能被混基“+”上?7只非标准FOF已现,“固收+”策略又添新玩法!
每经记者 任飞 每经编辑 何剑岭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022465尽管相关法规并未限制基金加入混合型基金投资范围,+此前也少有基金公司尝鲜,打破但是流动略又,相关的性尴现固产品却在今年陆续推出。
据不完全统计,尬原已有7只可投基金的基金基上混合型产品成立,开启非标准FOF的也能F已业界探索。有业内人士表示,被混标准这将为贯彻“固收+”策略的只非基金经理提供新思路,至少从传统+股票的收策弊端来看,弱市中的添新流动性尴尬已导致多数产品被动受伤。
不过,玩法已成立的+相关非标准FOF仅给予10%左右的仓位计划,未来能否进一步拓宽投资比例,打破引入流动性更好的流动略又ETF加入基金待选范围,部分专家对此表示支持。
一场因“择时”分歧引发的赎回
眼看回撤逼近15%,专户投资人老李(化名)终于坐不住了,他拨通基金经理电话,质问原因,回答却让他气不打一处来。
“暂时再等等,你也没约定止损位是多少啊!”当电话那头如此回答时,老李直言:“难道不能把股票的仓位降一降吗?哪条规定要让你一定高仓位运作?这回撤几乎把前期收益全反噬掉了!”可对方也来了一句:“那你这样不就是择时了吗,我是做择时的人吗?”
一怒之下,老李干脆不玩了,赎回走人。谈及此事,他依然心有不甘,一方面抱怨基金经理太固执,再者也对当下行情表示无奈。但最让他难以释怀的是,为什么照顾投资人投资体验的感受就这么难,一天到晚说前景光明,却无视短期回撤并做预防。
的确,像老李这样有类似抱怨的人不在少数,或许他还可以通过专户机制一对一跟基金经理交流,但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参与其他公募基金的理财或许只有听天由命。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老李投资的恰恰是此前被业界大炒的固定收益增强型产品,即“固收+”基金。
事实上,无论专户还是公募,业界对于此类策略的宣传大多都围绕“追求绝对收益”“控制回撤”等关键话术进行包装,但在现实中少有经理能够100%贯彻执行。用老李的话说就是:“我都亏完了还怎么等你未来光明、前景可期?”
事出有因,的确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体验感属实糟糕,而且套牢者不在少数。但从基金经理的角度来说,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仅调仓一项,敢于在弱市中减仓权益配比并如愿以偿的还是少数。
Wind数据统计显示,以混合型基金为例,截至2021年年报披露完毕,3682只混合型基金(统计初始份额,不含新成立未披露持仓产品)当中,仅1240只基金在去年第四季度降低了股票持仓比例,占比约33.68%。也就是说,在A股行情进入深度回调并震荡分化的关键时期,市场中多数兼具股债配置的投资组合仍没有主动降低高风险资产配置。
老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算他们(基金经理)有所谓的投资风格,但也不能对市场变化无动于衷。但记者也从一些基金经理那里听到一些心里话,说他们根本不敢卖,也卖不动。
非标准化FOF或能解决流动性难题?
“市场不好的时候很多人直接赎回了,我们被迫也得兑现,净值波动影响投资业绩是其一,关键是权益资产变卖导致流通盘效率低下,很多时候确实卖不动,更不要提主动降仓了。”有基金经理在同记者交流时表示,个股如遇大跌成交萎缩,想卖都卖不出去。
这或许是很多基金经理的难言之隐,既不想做冤大头,又不想丧失主动权,但无奈市场盘子就那么大,投资主力就这些人,当下的投资者风险偏好又很敏感及脆弱,想在混合型基金中精准逃离或套现并不容易。
那么,一众贯彻“固收+”策略的基金是否已成为弱市中的鸡肋?倒也不能完全这样说,至少从监管态度和基金公司的创新探索来看,已有不少机构在探索新的“+”法。
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已陆续有基金公司上报了一类新型混合基金,可将不高于10%的资产投资其他公募基金。今年2月11日,嘉实添惠一年持有成立,在其投资范围中标注:“本基金投资于公募基金的比例为基金资产净值的0~10%。”
记者也从公募界业内人士处获悉,当前,已有的7只固收+基金对于其它基金份额的配置比例都是不超过基金资产的10%,其中包括中欧、嘉实、永赢、富国、博时、万家等机构旗下产品。记者也从相关产品投资范围中确认了它们可投资基金的事实。
7只可投向基金的混合型基金 图片来源:业内人士统计从成立日期来看,多数产品均在今年成立,故无法统计具体的投资基金情况,但就投资组合的创新而言,这样的配比在此前未曾出现,相关监管条文中也未有相关表述。
但从业内人士的反馈来看,此举可谓是监管及基金公司的一大创新,有望进一步拓宽混合型基金的投资选项。不仅如此,已有机构人士表示,对于基金类型的筛选,需兼顾业绩和流动性等必要条件,让混合型基金更加灵活,行稳致远。
重点对标ETF,业内呼吁扩大比例限制
事实上,在监管对混合型基金的定义当中,目前仍无明确的投资比例限制。根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的相关描述,投资于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或其他基金份额,并且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的比例不符合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基金中基金的,为混合基金。
因此,在股票或债券及基金配置不超过基金资产的80%的,都可视为混合型基金。只不过各家基金公司针对产品开发在投资组合上有个性化界定,但并非强制要求。所以,混合基金中配置基金资产可行,而且比例上限最高可达80%。
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现有混合型基金投向基金资产的比例多在10%之内,且投资基金的来源有一定特点。一部分选择自家旗下的绩优权益基金,也有一些重点配置ETF,而后者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或能摆脱流动性困扰。
“ETF受欢迎是因为其流动性好,组合中纳入ETF既可以满足投资基金的需要,也可以在调仓时灵活增减配置比例,不会出现像股票资产场内难卖甚至卖不出去的情况。”有分析人士坦言,如果以此来丰富混合型基金的配置,未来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压力有望减轻。
百嘉基金董事、副总经理王群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采用“固收+”策略的基金可以重点做ETF,把ETF当做股票也是一种“+”思路上的创新。他也建议,可以从10%的比例扩大到20%甚至30%,“即权益配置方面全部是公募基金。如此建议,一是为了切实提高对于这部分组合的重视,二是为了让‘固收+’更有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探索)
-
2022年11月21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稳经济大盘政策措施落实工作。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潘功胜,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肖远企出席会议并讲话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华尔街见闻 作者: 周欣瑜安全垫还厚着呢。自从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QE带入美国货币政策框架,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便开启了易放难收的扩张之路。上一轮QE至QT期间2009 年至 2019 年间),大规模的 ...[详细]
-
4月30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20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检疫检测工作组副组长,市卫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昂表示,这里提示一点,近期,区域三轮核酸检测后 ...[详细]
-
英国Unherd网站11月20日文章,原题:为什么美国不断挑衅中国?美中这两个超级大国的紧张关系已持续数年,而拜登政府把与中国的对抗上升到一个全新高度。台湾并非华盛顿方面升级对华紧张关系的唯一问题,美 ...[详细]
-
新京报讯 据上海发布官微消息,今天4月30日)上午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通报:4月29日,我市新增1249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893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 ...[详细]
-
巴菲特:问答环节将由CNBC记者提问,但都是股东提的问题,不是CNBC的问题
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表示,我们今天上午刚刚在网上发布了我们10Q的报告,就是我们第一季度的10Q收益报告,我也想花点时间稍微对它进行一些简短的评论。之后就正式进入问答环节。在问答环节)这边,我们会由CN ...[详细]
-
沃伦巴菲特警告股东警惕“新形式的货币”。他回忆2008年的金融危机,并表示公司“手头总是会留有大量现金”。尽管巴菲特过去曾把比特币比作“老鼠药”、贬斥说它没有任何特别价值,但他今天没有指名道姓地提起比 ...[详细]
-
高盛分析师在周三表示,预计2023年年中的全球经济环境将对大宗商品更加有利。智通财经APP获悉,高盛分析师在周三表示,预计2023年年中的全球经济环境将对大宗商品价格更加有利,主要因为市场预期美元将趋 ...[详细]
-
新华保险“后万峰时代”,改革转向:一季度投资失利,净利下滑近八成
来源:时代周报4月28日晚间,601336.SH;01336.HK)发布2022年一季报。当季,新华保险实现营收749.63亿元,同比下降7.9%。盈利能力下滑更为明显,新华保险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