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如约而至:共赴“东方之约” 践行互利共赢
共赴“东方之约” 践行互利共赢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东方之约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进博践行”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开幕之际,约互利参展参会的而至中外展客商纷纷表示,过去四届进博会的共赴共赢成功举办,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东方之约
“让开放的进博践行春风温暖世界!”2021年11月4日,约互利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而至“开放是共赴共赢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将坚定不移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中国将坚定不移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中国将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共同利益”。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东方之约国家级展会,被誉为“东方之约”的进博践行进博会年年如约而至,正是约互利中国言必信、行必果,而至坚定推动高水平开放,共赴共赢主动加强国际合作、践行互利共赢的生动映照。
搭建舞台,让世界共享中国市场机遇
进博会这个让世界共享中国市场机遇的大舞台,如今愈发广阔、愈发精彩。
上海东方国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童继生说,作为上海交易团国资分团的采购主力军,东方国际集团在前四届进博会的场内采购签约金额以及合同落地率逐年递增。今年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的第一年,东方国际集团加强了对RCEP成员国特色农产品的直采。集团打造的进博会常年展示交易平台——虹桥品汇,汇聚了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万多款商品。虹桥品汇目前已经授牌20多家外地分中心,今后将以长三角地区为基础,逐步将分支机构延伸至全国。
“展品变商品”,前四届进博会参展企业发布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超过1500项,累计意向成交额达2700多亿美元。“参展商变投资商”,仅前三届进博会就带动外商投资项目622个,投资额约305亿美元。
随着制度保障更优、服务保障更佳,更多进博会参展商从“头回客”变“回头客”,再成为“常驻客”。参展第五届进博会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超过280家,回头率近90%。全球四大粮商、三大种业企业、十大医疗器械企业、十五大药品企业、十五大品牌车企、十大化妆品品牌等悉数参展。
优化环境,让企业切实受惠互利共赢
戴德梁行是进博会的新朋友,今年首次参展。公司环球董事赵锦权表示,近年来,中国营商环境的改善是全方位的,能切实感受到这种深刻的变化,“我们希望借助进博会这个平台,抓住发展机遇,加大拓展市场力度,与合作伙伴实现互利共赢。”
每届进博会,都有专业力量为参展参会人员提供知识产权、法律、仲裁等现场服务。进博会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和举措,得到众多参展商肯定。德国制药企业勃林格殷格翰全球高级副总裁高齐飞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日益完善,中国保护创新成果的举措必将激发更多的创新实践。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商务委主任顾军介绍,每届进博会上,国家相关部门都出台了参展参会的支持政策,目前已基本固化为19条。上海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全力做好支持政策的落地实施,积极推进支持政策转化为常态化制度。
据介绍,海关部门设立了进博会常态化监管服务机构,五届进博会累计出台79项支持措施,打造数字化、智能化、便利化、集约化的海关监管服务新模式。今年,海关新增了两项便利措施,其中对高价值文物艺术类展品首次引入“鉴证溯源”技术,通过在进出境各环节进行特殊数据采集对比,实现展品出入境一致性验证。
开放沃土,推动中外企业融合创新
“进博会不仅是展示全球创新成果的重要舞台,更是推动创新展品变商品的‘加速器’。”武田制药全球高级副总裁单国洪说,自2018年参展首届进博会以来,武田制药已经有9款创新产品在中国获批。去年10月,武田中国地区总部携武田亚洲开发中心入驻上海前滩,今年6月又宣布将研发亚太总部落户浦东。
进博会的连续举办,推动进口医疗器械和进口药品上市领域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阿斯利康一款治疗肺癌的药物不到两个月就通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创造了新药申请速度最快纪录;默沙东一款宫颈癌疫苗在短短9天内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创造了最快有条件批准上市速度……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前四届进博会的开放承诺,在《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中得以体现:2019年,取消国内船舶代理公司,电影院建设、经营,演出经纪机构须由中方控股的要求;2020年,取消汽车整车制造企业(除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中方股比不低于50%的要求;2021年,取消证券、基金、期货、寿险等金融公司外资股比不超过51%等限制要求。
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娟表示,进博会作为开放共享的平台,有助于打破国内循环体系与国际循环体系之间存在的藩篱和壁垒。中国提倡的“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通过进博会不断得到彰显,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我们看好进博会,也需要进博会。”GE医疗中国品牌和公关传播总经理钟路音说,GE深耕中国40多年,开发100多款新产品,不仅在中国市场销售,还出口到了世界各地,GE医疗中国市场60%的产品实现了本地生产,明年将提高到80%。
(责任编辑:探索)
-
基石药业-B02616)发布公告,公司获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杨建新告知,其于2022年11月以其自有资金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合共57万股股份。进行上述股份购买后,杨建新自2022年9月已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合 ...[详细]
-
9月22日,以“数融万物 智驱未来·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为主题的2022第十九届)北京互联网大会在北京举办。在大会主论坛上,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孙立新发布了“2022年北京通信业经济运行数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仅过了一周多时间,印度紧急出台的限制大米出口政策,就发生了变故。9月22日,据一位中国大米贸易商提供的一份印度官方最新文件显示,印度将允许碎米出口的期限从9月15日延长至9月30日。该贸易商称,这份文 ...[详细]
-
11月17日获悉,工业旅游景区“我为景区再添一景”作品评选结果揭晓,“霸王龙”“美猴王”等33件作品获奖。这些由员工自制的钢铁吸引了广大员工和游客们的眼球,让原本“无用”的废料重新“活”了起来,焕发出 ...[详细]
-
中新社香港9月22日电 戴小橦)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在美国加息0.75厘后,相应将基本利率根据预设公式上调至3.5厘,即时生效。金管局总裁余伟文22日会见传媒时表示,在美国加息预期下,香港货币及金融 ...[详细]
-
IDC:预估今年全球AR头戴式装置出货量同比下降8.7% 但未来5年复合成长率将达70.3%
财联社9月22日电,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全球AR头戴式装置季度追踪报告显示,到2022 年底,全球AR头戴式装置的出货量约近26万台,年减8.7%;统计上半年前5名AR头戴式装置厂商分别是微软、R ...[详细]
-
一切都变了,又好像一切都没变。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刘炜祺编辑|米娜头图摄影|史小兵李佳琦复播的当晚,一则微博底下有这样一条留言:“真诚永远无敌”,这条留言获得了1000多个点赞。很多人在这条留言下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北交所上市公司持续扩容:截至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共计126家。它们所属的行业多集中在科技创新领域,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占比超八成,覆 ...[详细]
-
导读:随着Robotaxi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更多新玩家开始在这条赛道上摩拳擦掌。文/潘昱辰 编辑/周远方)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业务,正成为自动驾驶产业的又一风口。在各地政策的支持下,百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