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需艰难,内需可期!聚烯烃市场未来交易的主线是?
来源:期货日报
近日,外需艰难中国海关公布了2022年12月进出口数据,内需中国制成品出口数据基本符合预期,可期虽然12月增速略有扩大,聚烯交易整体仍出现下滑。烃市
海关进出口数据显示,外需艰难去年10月塑料制品的内需出口金额是去年下半年的最低点,之后11、可期12月逐步增加,聚烯交易其中12月环比增加2.8%,烃市但同比仍减少3%。外需艰难与此同时,内需 12月包括塑料制品在内的可期商品出口总值环比增加3.7%,与前年同期相比减少10%。聚烯交易
“去年12月环比走强以及同比降幅收窄有季节性因素影响,烃市同时也因为12月份国内疫情封控措施显著放松,物流冲击减小,对塑料制品出口有利。”银河期货分析师周琴表示,从全球需求来看,去年12月全球综合PMI边际小幅上升0.2%至48.2%,11月为48%,同时越南和韩国12月份出口数据也显著高于11月份,说明海外需求在12月也较11月有所改善。
在一德期货分析师任宁看来,出口情况环比虽有所修复,但仍不及往年力度。
金联创聚烯烃分析师王玉星介绍说,2022年12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金额为668.9亿元,同比增加6.9%,较上月扩大一个百分点。“中国塑料制品出口从去年单月同比增速上看,7月份达到最高26.6%之后开始下降,由于欧美为遏制高通胀大幅加息,消费需求下降,而中国塑料制品主要出口目的地是欧美地区。”
2022年全年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金额为7187.9亿元,同比增加12.7%,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从年度出口金额看,2022年是出口增速最低的一年,2020年全年出口金额同比增加20%,而2021年全年出口金额同比增加20.5%,2022年较2021年收窄了7.8%,下降比较明显。”王玉星称。
“前7个月塑料制品出口保持高增速,月均同比增速在16%左右,8月开始同比增速大幅下滑,这也和整个宏观出口走势较为一致。”周琴认为,当前影响出口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海外需求回落,海外激进加息对总需求形成压制,虽然后期加息放缓是大概率事件,但高利率环境仍然持续对总需求产生抑制影响,这将会在较长时间内对出口形成压力,12月全球综合PMI虽然边际小幅上升至48.2%,但连续第五个月处于收缩区间,显示海外终端需求下行压力仍大。
“出口量萎缩,说明欧美宏观政策的负反馈效应显现,欧美需求进一步走弱。”王玉星表示,在美国偏紧的货币政策下,核心通胀距离2%目标还有一段距离,美联储大概率将继续加息,经济衰退概率加大,需求走弱。而欧洲的需求更不及美国,俄乌冲突和能源危机下,解决通胀更加困难,加上欧洲加息的节点更加滞后,欧洲经济衰退压力更大。
外需方面,欧美利率上升、消费者支出减少和经济衰退风险迫在眉睫,外需难以获得修复,2022年开始中国塑料制品出口开始持续下降,其中除了汽车增幅较大外,冰箱等家电的需求都持续负增长。
“就国外需求而言,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海外经济衰退逐渐显现,今年四季度我国的商品出口量也远不及往年,政策导向还是以扩大内需为主。”任宁说。
“目前来看,聚烯烃内外需市场将继续维持‘内强外弱’的特点,国内温和复苏,国外继续低迷。”王玉星表示,聚烯烃出口萎缩的情况短期难以改观,2023年外需将是艰难的一年。从国内聚烯烃的现实情况来看,产业库存没有压力,但面临春节的季节性累库,推测累库幅度不会超过往年高点,对于节后需求的预期还是偏乐观,主要是考虑到出行人数与消费意愿提升。
目前,聚烯烃行业的主要压力来自于周期性投产背景,2022年的延期装置再加上2023年的计划量,整年压力都将超过2022年。
对此,王玉星表示,2023年将迎来聚烯烃市场扩产高峰,预计2023年将有大约680万吨PE和1170万吨PP产能上线,供应压力不可小觑。“特别是国内PP新增投产带来供应压力较大,而PE国内投产在下半年进入空窗期,北美新增将会给国内带来供应压力。”
在任宁看来,随着防控政策放开,聚烯烃的消费将会回暖,尤其国内市场促消费政策层出不穷,预计2023年聚烯烃的消费增速会比去年提升3—4%,出口市场的利好因素暂时看不到。
同样,周琴也认为,尽管国门打开,但影响塑料制品出口的主要因素还是海外高利率环境对外需的压制,国门打开对出口的影响比较小,出口预期并不乐观。
“相较而言,内需更值得期待:一方面,国内对内需提振的政策力度大,尤其是对房地产的刺激政策频频加码。另一方面,随着全国疫情管控放开,疫情对国内经济的约束大大减弱,这些都有助于需求回升。”周琴称。
“从时间段来看,经过春节累库后,3—4月国内地膜需求、出行消费需求等会使得聚烯烃产业去化。供应端国内2—3季度是集中检修季,海外在一季度也有检修计划。”在任宁看来, 3月后,聚烯烃行情有望走强。
(责任编辑:时尚)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金鄞来源/霞光社ID:Globalinsights)“印尼水深鱼大,这里电商潜力非常大,如果没有了解清楚贸然进来,肯定会吃大亏的,我们跨境团队就 ...[详细]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神乐来源/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连小朋友们都挑新能源童车品牌了,家长慌不慌?”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家长给孩子购买一台电 ...[详细]
-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记者魏玉坤)国家统计局8日发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比2012年累计降低26.4%,年均下降3.3%,相当于节 ...[详细]
-
祈福医疗“佛系发展”之下:二次递表冲刺港交所,背负高额负债,重大医疗纠纷官司缠身,医生也在不断流失
文|翠鸟资本9月30日,祈福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祈福医疗”)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中泰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这是继其于2022年3月23日递交失效后的再一次递表。在招股书中,祈 ...[详细]
-
来源:期货日报8月15日央行超预期政策性降息带动期债高开高走,形成技术上的向上跳空缺口,成为主要价格支撑区域。随后市场通过振荡调整消化一系列稳增长与宽信用政策消息,前期高点产生明显压制,但价格始终在缺 ...[详细]
-
10月8日,俄罗斯反恐委员会表示,克里米亚大桥上一辆货运汽车发生爆炸,导致公路桥部分路段受损坍塌,同时导致铁路桥的油罐车起火。俄罗斯国家杜马代表奥列格·莫罗佐夫对此表示,此次事件是一次“宣战”行为。“ ...[详细]
-
瑞信CS.US)股价最近暴跌至历史低点,违约互换CDS)大幅飙升,并将于数周后宣布其战略评估结果。瑞信本周五宣布了一项价值约30亿瑞士法郎约合30亿美元)的现金债务回购计划,这显示了该行的财务实力。此 ...[详细]
-
北京:有病例返京后没有执行防疫要求 给疫情社会传播增加了风险
10月8日,北京市第405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在会上获悉,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有的病例返京后没有执行“三天两 ...[详细]
-
本报记者 李昱丞 见习记者 王镜茹 彭衍菘11月18日晚间,顺丰、圆通、韵达、申通相继披露10月份快递业务主要经营数据。从整体情况来看,4家公司10月份业务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申通在10月份业务 ...[详细]
-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一周前,令印度人自豪不已的国产第二代“半高铁”列车刚刚投入运营。可短短一周后,列车就出事了。据印度媒体7日报道,印度国产第二代“半高铁”列车6日在运行中与多头牛相撞,发动机前部受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