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篇赔偿2100元,知网就别嫌贵了
知网做的单篇是知识产权生意,尊重作者是赔偿最基本的职业要求。
▲资料图。元知图/IC photo文 / 克鲜(媒体人)
知网的网别官司还没有结束。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嫌贵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状告知网维权后,单篇他的赔偿妻子周秀鸾教授也选择了起诉知网维权,法院判决知网单篇文章赔偿周秀鸾2100元到2400元不等。元知之后,网别知网认为“赔偿金额过高”,嫌贵提出了上诉。单篇近日,赔偿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二审时驳回了知网的元知上诉,并作出了维持原判的网别终审判决。
93岁高龄的嫌贵周秀鸾教授是中国经济史领域的专家,是名副其实的业内大家,其论文在被知网侵权转载、营利之后,仅仅获得单篇区区2000元出头的赔偿,饶是如此,知网还是觉得“赔偿金额高”,实在是挺讽刺的。对此,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二审驳回知网的上诉,维护了法律的正义。
从这个案子,也能看出知网的“双标”。一方面,知网掌握了中国论文资源近乎垄断的地位,向中国的大学、科研机构收取巨额的使用费用。上个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竟然因为千万订阅费,而不得不宣布停用中国知网。2016年以来,北京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均陆续爆出因知网收费过高停用知网的消息。知网俨然成了中国科研的“绊脚石”。
而另一方面,知网却没有像向用户高收费那样,在支付作者报酬时体现原创知识的价值,堪称“借鸡生蛋”“无本万利”,利用自身的体量、财力、人力等优势,一次次“压榨”论文作者,通常的做法就是不问自取地转载作者的劳动成果。赵德馨教授起诉知网侵权之后,一句“天下苦知网久矣”戳到了中国学者、科研人员的痛处,引发了莫大的共鸣。
从法律角度来说,本案黑白分明,是非清楚,知网盗用了周秀鸾教授的论文。但是,争议之处在于:知网要怎样承担赔偿责任?
《著作权法》第54条规定: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因此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难以计算的,可以参照该权利使用费给予赔偿。对故意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给予赔偿。
事实上,著作权侵权的赔偿标准举证,一直是维权的难点,漫说是93岁高龄的周教授,就是专业律师要举证出被侵权之后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都是比较困难的事。
所以,在二审的司法裁判中,法院认为周教授“未举证证明其涉侵权行为所遭受的实际经济损失或者学术期刊公司(知网)因涉案侵权行为获得的违法所得”。一审法院综合考虑涉案作品为专业学术文章、独创性较高,但创作发表时间较早,知网侵权行为影响范围较大,主观过错明显等因素,最终认定了2100元到2400元。
客观地说,这个赔偿标准相对于知网公司的体量、营业收入,特别是“主观过错明显”的因素,已经相当低了,也是在考虑了周教授没有全面取证证明其侵权“违法所得”的现实之下,基于法律事实、法律标准做出的裁决,是公正的,也是合理的,甚至因为受限于诉讼规则,让知网“占了便宜”。
但是,知网对于这么是非明确的案子,竟然还嫌贵,面对老教授维护个人知识产权的正义之举,知网不是就其侵权行为表示歉意和愧疚,而是在具体数额上把“诉讼进行到底”,实在是斯文扫地。
知网做的是知识产权生意,尊重作者是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如此行径,怎能赢得市场?
相关报道:
知网再陷侵权官司 自称“赔不起了”引发争议(央视)
近日,湖北作家陈应松起诉知网,他在检索时发现,自己一共有300多篇文章被中国知网收录,大部分都未经同意,其中部分文章已经被下载了几百次。随后陈应松起诉知网运营,提出按照1500元每1000字进行赔偿,对此,知网运营表示自己“赔不起”。
如果都来索赔可能要赔1200亿
陈应松起诉案的庭审现场,知网运营方代理人表示:如果原告陈应松的索赔请求得到法院承认,那么相似情况的作者都可以来找知网索赔,知网全部在库作品至少要赔偿1200亿元。知网直呼“赔不起”。
此话一出,立刻引起网友反感,有不少网友直言知网是在利用垄断优势“耍赖皮”。
一边是赔不起一边是买不起
写过毕业论文的人,基本都逃不开知网。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学校为了你的学术,每年付给知网的钱可真不小:
每年续订知网的高额费用让很多高校叫苦不迭,武汉理工大学就曾经直呼知网“离谱”,北京大学也一度因费用问题考虑暂停续订知网:
知网的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同方知网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1.6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93亿元,毛利率53.93%。2021年同方知网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2.8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935亿元。也难怪众多网友对知网“赔不起”的言论发起了“炮轰”:
知网:道歉,但尚未整改
△去年12月,赵德馨教授起诉中国知网事实上,这不是知网第一次深陷侵权纠纷,早在去年12月,法院便以侵权为由判罚知网赔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70多万元。然而4个多月过去了,知网非但没有对运营方式进行彻底整改,反而不断地卷入一起又一起的侵权官司。
△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唐效英一审获赔2.28万元今年2月,山东女作家唐效英状告知网侵权;
同样是2月,湖南作家蔡建文起诉知网侵权一案正式立案;
与此同时
赵德馨教授的论文至今未能在知网重新上架
影响了不少学子的正常浏览
(责任编辑:娱乐)
-
新浪科技 花子健作业帮一直在加码智能学习硬件。8月23日,作业帮推出了“聪明学智能系统”,并基于该系统发布作业帮学习笔二代、作业帮学习手表X9、作业帮AI学习桌共三款智能学习产品。这也是区别于此前喵喵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张秀兰)10月17日,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广州一品红的盐酸依匹斯汀颗粒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获批上市并视同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此次获批的盐酸依匹斯汀颗粒适用于3岁及以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面对中小企业减碳的难点和痛点,科技会产生怎样的助力?平台和大企业如何带动、帮助中小企业减碳?针对以上问题,10月14日,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联合阿里巴巴共同举办科技 ...[详细]
-
本文来自太平洋电脑网近段时间有资讯透露富士年内还将发布一台X系列相机,但是从FUJIFILM的实际更新相机的节奏来看,此前,并没有在年底更新相机的先例。曾有外媒调查统计了富士X-T5什么时候会发布,在 ...[详细]
-
聚势启航,逐浪之巅!国信证券GTrade+私募服务品牌发布会即将开启
近年来,随着居民财富快速增长以及多资产配置需求提升,私募基金行业实现快速发展。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2年三季度,私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超20万亿。私募基金机构对于研究经纪、托管外包、销售 ...[详细]
-
郑州银行再次揽获两项“中国金融创新奖”,数字化金融创新亮点频出
来源:9月26日,由《银行家》杂志社主办的“2022中国金融创新论坛”暨“2022中国金融创新成果线上发布会”在京举行。论坛发布了2022中国金融创新成果榜单,郑州银行一举摘得“十佳手机银行创新奖”和 ...[详细]
-
近日,国家医保局对规范口腔种植类医疗服务价格、种植牙及服务费是否入医保等提案做出答复。关于种植牙和服务费用是否牙入医保体系,国家医保局明确,从现阶段医保制度发展情况、群众疾病救治需求以及医疗保险基金筹 ...[详细]
-
每经记者 黄宗彦 每经编辑 陈俊杰在“双碳”目标要求以及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我国城市燃气包含天然气、人工煤气及液化石油气等)消费量持续增长,且消费结构也在持续调整。其中天然气占比逐年增加,人工煤 ...[详细]
-
财联社11月22日电,据财政部官网,中央财办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廖岷11月16日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双方围绕中美关系和中美经贸关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美对华限制举措、政府采购、 ...[详细]
-
见习记者/董静怡 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高调亮相,再次掀起各界人士对这个行业的广泛讨论。市场调查公司MarketsandMarkets的研究报告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市场总量2022年虽然仅为15亿美元,但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