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
2月14日,推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首场新闻发布会,粮食聚焦2月13日发布的早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这是迈上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也是新台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发布的首个一号文件,共提出9部分33条具体举措。推动其中,粮食粮食安全被放在首位,早日并强调农民种粮要“挣钱得利”,迈上地方抓粮要“担责尽义”。新台
中央农办主任、推动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粮食总的早日看,今年的迈上文件聚焦狠抓落实,突出工作部署指导性、新台政策举措针对性,既是明确全年工作重点的“任务清单”,也是指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操作手册”。
粮食安全
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1.4万亿斤台阶
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731亿斤,连续八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谈及当前的粮食安全形势,唐仁健表示,国内粮食需求仍在刚性增长,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强,端牢饭碗的压力越来越大。下一步必须多措并举、综合发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对此,唐仁健表示,要抓紧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集中必要资源力量和手段,努力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通常我们是一千亿斤一个台阶,就意味着到1.4万亿斤以上。”
为达到这一目标,今年重点是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面积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当前大豆玉米单产还比较低,要推动南方省份发展多熟制粮食生产,实施大豆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支持东北、黄淮海地区开展粮豆轮作,稳步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同时,树立大食物观,分领域制定方案,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丰富食物品种来源。
措施上,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抓紧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未来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要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今年还要继续强化科技支撑,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聚焦提高单产,逐个品种拿出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组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向科技要产量、要产能。”唐仁健说。
增收致富
挖潜四项收入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中央农办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但是“当前农民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增收动能有所减弱,必须高度重视”。
从四项收入占比看,2022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41.96%,是农民增收贡献的“大头”;家庭经营净收入占农民收入的34.63%;财产净收入占农民收入的2.53%;转移净收入占农民收入的20.88%。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农民的四项收入分别做了部署,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吴宏耀说,首先,要继续通过稳定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调查显示,目前超过四分之三的农民工在省域内就业,超过一半在县域内就业。稳定就业要顺应这种趋势,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县域富民产业,带动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
其次,收入构成中,占比第二多是家庭经营净收入,其中六成多来自农业经营收入。今年将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同时,通过提供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增效。
财产净收入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和空间可以挖掘。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搞好土地确权与赋权,有序实现活权,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对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来说,转移净收入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今年将继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稳步增加对农民的补助补贴。
唐仁健谈到,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产粮大县的奖励资金规模,保证农民种粮“挣钱得利”。
产业振兴
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唐仁健表示,去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重点做好“土特产”三个字文章。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据此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重点从四个方面来下功夫。
一是在彰显特色上下功夫。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是用好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这就是土。形形色色的农副产品、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都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独特土壤。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依托特色资源,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二是在产业融合上下功夫。纵向上,贯通产加销,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推动农村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
横向上,融合农文旅,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鼓励发展乡村餐饮购物、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养老托幼、信息中介等生活服务,推动农村由卖产品向同时卖服务转变。
三是在优化布局上下功夫。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以各类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立足整个县域统筹规划发展,科学布局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提升县域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功能,增强重点镇集聚功能,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打造城乡联动的产业集群。
四是在联农带农上下功夫。通过企业带动农户,加快形成企业和农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充分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下乡,同时在资本引入、使用、退出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监管,让农民最大限度受益,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 链接
2022年我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
发布会上,唐仁健表示,过去一年,通过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发展,稳住了农业基本盘,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为稳定经济社会大局提供了基础支撑。
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731亿斤、增产74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大豆和油料扩种超出预期。生猪生产保持稳定,全年肉蛋奶、果菜鱼供应量足价稳。
同时,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33元,实际增长4.2%,增速分别比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1.2和2.3个百分点。
吴宏耀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9年提前一年实现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大台阶,达到2013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2.88下降到2022年的2.45,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责任编辑:百科)
-
2022北外滩国际航空论坛,中国东航发布超级承运人、智慧航空等重磅成果
来源:华夏时报11月22日下午,由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第二届“2022北外滩国际航空论坛”在上海北外滩“世界会客厅”举办。论坛以“共享数字经济机遇 共建绿色智慧民航”为主 ...[详细]
-
中新网北京5月8日电刘越)今天是母亲节。有人说过,在所有关于母亲的关键词里,我们最应该提起,却最容易被遗忘的,是“我爱你”。那么,你和妈妈说过“我爱你”吗?爱 是我抱住年迈的你53岁的刘先生系着围裙, ...[详细]
-
工信部企业函〔2022〕1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加 ...[详细]
-
中通快递董事长赖梅松发公开信,称中通极致的成本管控有很高壁垒
亲爱的中通家人朋友)们:大家好!时逢孟夏,岁在壬寅。今天我们迎来了中通的20岁生日。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我首先向所有的中通家人致以节日的祝贺!并向一直以来关爱支持中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详细]
-
来源:国际金融报9月1日,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在北京正式开展。具有十年历史的服贸会与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并列为中国对外开放三大展会平台。本届服贸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三言财经消息,日前长沙政务公众号“长沙发布”发文表示,“针对群众反映比亚迪雨花区工厂气体排放相关情况,长沙市委、市政府已成立调查组,组织政府职能 ...[详细]
-
5月9日,关于欧盟质疑香港行政长官选举过程,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这充分暴露了他们打着民主自由旗号干涉中国内政、破坏香港繁荣稳定的真实面目。 ...[详细]
-
每经记者 淡忠奎 每经编辑 刘艳美图片来源:新华社疫情三年,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亦改变着生物医药行业的格局。近日,“疫苗之王”科兴生物发布2021年年报,引来市场侧目:公司全年销售额193.75 ...[详细]
-
邮轮巨头皇家加勒比公司周二宣布,将使用SpaceX的星链Starlink)卫星互联网服务,为其邮轮上的客人和船员提供互联网连接。今年6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TC)批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在移动交 ...[详细]
-
当地时间5日,英国举行地方议会选举。据英国广播公司7日公布的最新统计结果,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所在的保守党已丧失近500个地方议会议席。其中在英格兰失去的席位就超过340个。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截至当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