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取消生育登记审批,为什么是广东
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取消生育登记审批,全国为什么是人口广东
这并不会导致广东省在短时间内实现人口激增
5月1日起,广东省正式实施《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生育登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大东《办法》明确,省取什广在广东省生育子女无须再审批,消生同时,育登将“生育登记证明”更改为“生育登记凭证”。记审
2021年,全国广东常住人口达到12684万人,人口稳居全国第一。第大东新政策中还提到,省取什广不限定办理生育登记的消生孩次,一时引发关注。育登
广东省卫健委在有关解释文件中提到,记审将“生育登记证明”更改为“生育登记凭证”,全国并明确了“生育登记凭证是办理机构为登记人办理生育登记时出具的凭证,不作为相关生育行为是否符合《条例》的依据”,强调了生育登记的中立性和客观性,仅作为人口监测的工作手段,而不再成为制约群众生育的工具。
多个专家表示,广东省这一政策的改变,意味着将生育权回归给了育龄夫妇。同时,这也将对其他省份起到参考和示范作用。不过,新修订的《办法》仅是一个便民措施,要想让民众愿意生育,还要做好惠民工作,从社会各个层面着手,形成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三孩以上也可办理生育登记
据广东省卫健委发布的消息,2022年5月1日起,《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生育登记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办法》明确了生育子女无须再审批,实行全口径生育登记制度,并在登记流程、办理材料和办理时限等方面更加优化、更加便民。
广东原《办法》是2016年配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时制定并实施的,2021年3月做了修改。广东省卫健委表示,随着“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社会抚养费和其他处罚措施的取消,生育子女的公民(含三个以上子女的),均可办理生育登记,生育登记制度的内涵和要求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原《办法》已无法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亟须调整和完善。
2021年12月1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修改完善后的《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修订的《条例》删除了有关“再生育审批制度”的条款,并在第二十条规定,“生育子女应当办理生育登记”。
广东省卫健委解释,《办法》规定的生育登记属于法定的行政登记,一般应在子女出生前办理,未及时办理的在子女出生后也可补办。
新的《办法》将“生育登记证明”更改为“生育登记凭证”,明确了“生育登记凭证是办理机构为登记人办理生育登记时出具的凭证,不作为相关生育行为是否符合《条例》的依据”。
同时,对办理生育登记的登记主体也做了拓展。一是延续了未婚生育人群可以办理生育登记的规定;二是不限定登记主体的户籍,在本省居住的外省户籍人口均可办理生育登记;三是不限定办理生育登记的孩次,不管是三孩以内还是三孩以上,均可以办理生育登记;四是不限定办理的地点,不管是户籍地还是现居住地,均可以办理生育登记。
此外,《办法》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提高生育登记效率。在生育登记办理材料上,规定了身份证和户口簿只需提供一种即可;同时,要求凡具备网上办理条件的地区,都要推广实行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实现办理进度和办理结果网上实时查询等。
从生育证明到生育凭证,这意味着什么?多个专家表示,新修订的《办法》明确了生育子女不必再审批,意味着将生育权回归给了育龄夫妇。
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原来的“再生育审批制度”和能生几个、准不准生有关,如今,国家开放三孩政策,并提出到2025年,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在这个背景下,原来的审批制度已经失去作用。“从目前的政策来看,即便生了四个五个,也没有明确的限制和处罚措施。所以说,现在的生育登记工作只专注于生育事实本身。”
广东省卫健委在相关解读文件中也提到,新的《办法》规定,生育登记工作是完善人口监测体系,准确掌握群众生育状况及服务需求,及时提供生育服务的基础性工作。而生育登记凭证是办理机构为登记人办理生育登记时出具的凭证,不作为相关生育行为是否符合《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依据。这就强调了生育登记的中立性和客观性,其仅作为人口监测的工作手段,而不再成为制约群众生育的工具。
董玉整说,国家提出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实际上,新的生育登记工作,正是建立这一体系的重要举措。
“实际上就是减少了限制和顾虑,让大家做到实事求是,该登记就去登记。从全国人口监测的角度来看,这样做就可以掌握更加实时、全面、精准的情况,从地方来看,也有利于据此做出更全面的预测和提出工作对策,比如,最近一两年需要建立多少托儿所、幼儿园等等,实际上也是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依据。”
为什么是广东?
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常住人口达到12684万人,比第二名山东省的10170万多了2514万人;全年人口增加60万人,主要是得益于出生率较高,出生人口多,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2021年,广东出生人口118.31万人,稳居人口第一生育大省,也是出生人口唯一超百万人的省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为9.35‰和4.52‰。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解释,广东出生人口多,有几个因素:一是潮汕等地受传统的宗族文化影响,生育意愿较高;其次,广东人口基数大,按比例算,出生人口总量也大;第三,广东流入人口多,且流入的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这部分人群在广东生孩子的比例也在提高。
在董玉整看来,从人口数量上来看,广东省作为常住人口第一大省和流动人口第一大省,相应地,在生育登记等各方面的需求相对比较多些。实行新的登记办法也会促进当地部门在登记流程、办理材料和办理时限等方面更加优化、更加便民,“这种影响其实是互相的”。
与此同时,董玉整和一些专家也表示,广东省新修订的《办法》,也将对其他省份起到参考和示范作用。
董玉整提到,目前出生人口越来越少,很多地方进入了人口总数和出生人口负增长的新阶段。从生育登记这一角度来看,取消审批制度,一方面是便民,同时也是加强人口监测,有利于后续加强人口服务和治理建设。
实际上,早在2021年2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完善生育登记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完善生育登记制度,加强基层服务管理,保障优化生育政策工作,推动提升家庭发展能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并提出完善登记流程、简化登记要求、全面推行网上办理等。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在此背景下,不少省市也开始修改计生条例,取消了生育审批等。除了广东省,辽宁省在2021年11月26日修正并公布施行《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取消了生育审批的规定,并在今年2月发布通知,废止先前有关规定;2021年11月25日起,重庆市取消再生育审批制度,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
在董玉整看来,取消生育审批制度,实际上也使得胎儿的健康权和公民权进一步得到了保障。我国《民法典》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所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法律的进一步贯彻”。
另一方面,这也是进一步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使其更好地享受相应的公共卫生健康服务。“做好生育登记,更加便利孕妇到医院享受一些免费的孕检产检等服务。现在取消了审批,只关注生育本身,也就更好地维护了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董玉整说。。
能否提高人口出生率?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人提及,广东省新的《办法》中,无论婚否都可以办理生育凭证,这是否会导致当地未婚先孕的比例增加?
董玉整也注意到了网上这一说法。他解释,广东省新的《办法》只是关注于生育登记本身,与是否允许或鼓励未婚先孕无关,与未婚先孕的比例增加之间也不存在直接的关系。“我们所说的登记是在孩子出生前、出生后都可以办理,只是强调及时承认、准确肯定生育的事实,同时,拿到生育登记凭证后,便于办理其他业务,但并不是等于上户口了,其他事项还要按照有关规定去办理。”
另一方面,取消生育审批,能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当地人口出生率?董玉整说,二者并无直接联系,也就是说,这并不会直接导致广东省在短时间内出现人口激增,“但它有一个积极引导作用,简化程序,实际上也减轻有生育意愿群体的负担,方便和鼓励群众积极生育。”
董玉整说,从表面上来看,生育登记办法的修改,仅仅是一个便民措施。要想提高民众生育愿意,还要做好惠民工作,从社会各个层面着手,形成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切实降低群众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还要做好相关政策之间的协调完善,在社会整体发展的意义上全面促进生育。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2021年12月,广东省通过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提出了产假、父母育儿假、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等一系列优待奖励和支持政策,要求规划配套婴幼儿活动场所,建立健全托育服务体系等。
实际上,今年以来,多个省份也已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并出台了鼓励生育的新政策。如,北京市在今年1月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可以纳入优先配租范围,并在户型选择等方面予以适当照顾。
今年2月,黑龙江发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取消社会抚养费,将入户、入学、入职等与个人生育情况全面脱钩。同时,要求各地结合实际,采取住院分娩补助、0—36个月龄的婴幼儿家庭育儿补贴等方式,给予依法生育第二个以及以上子女家庭育儿补助,落实育儿补贴制度,省级财政可以给予适当补助。
5月7日,《河南省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发布,方案要求取消社会抚养费,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将入户、入学、入职等与个人生育情况全面脱钩。将参保女职工生育三孩的费用纳入生育保险支付范围,实现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孕产妇住院费用定额支付等。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生育率与婚恋成本、养育成本、教育成本等诸多因素都有较大的关系。要真正落实好生育政策、提高生育率,需要政府、企业等社会各方面共同构建一个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
“要把便民和惠民措施结合在一起,还要考虑到育民教育。便民、惠民、育民,三者要同时推进”,董玉整补充,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大家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提倡育龄生育、优生优育,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同时,要重视生殖健康教育,做好相关生育知识的普及,“比如想要生育,最好是适龄生育,不要等到健康水平下降、身体条件不允许才去考虑生育,否则,负担会更重些,结果也可能会相对差一些。”
(责任编辑:综合)
-
11月21日,重庆银保监局披露了一份对及相关负责人的行政处罚罚单,其中提到的案由“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不多见。从中国银保监会披露的处罚信息来看,2020年以来,银行业尤其中小银行在虚增小微企业贷款、资 ...[详细]
-
为了避免被清盘的命运,新加坡初创公司Zilingo董事会批准向债权人偿还4000万美元贷款。这笔贷款偿还后,Zilingo的处境难上加难。然而,更大的问题在于,Zilingo未来的命运仍然悬而未决。此 ...[详细]
-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尽管美国接连加息 香港货币及金融市场继续保持稳定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范子萌)6月16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在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后发表言论称,美联储加息75基点,高于上一次会议后向市场传递的预期水平,主要是考虑到最新数据显示美国通胀再 ...[详细]
-
发改委:强化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布局 支撑“东数西算”工程建设
【发改委:强化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布局 支撑“东数西算”工程建设】财联社6月16日电,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6日表示,下一步,持续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一方面是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 ...[详细]
-
瑞士信贷跌超5% 预计Q4税前亏损高达15亿瑞士法郎 准备筹集新股本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来源:环球网独家:美涉疆法案生效在即,斯凯奇被迫自证在华产业链无“强迫劳动”《环球时报》记者近日从一名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美国海关近期根据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扣押了斯凯奇公司在中国生产并运往美 ...[详细]
-
6月16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6月份线上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当前,国内局部聚集性疫情多点散发,导致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多,对营商环境有不少诉求和期盼。请问国家发改委在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纾困 ...[详细]
-
澳门金管局网站消息,澳门金融管理局今天2022年6月16日)把贴现窗基本利率调升75个基点至2.00%。鉴于澳门元与港元挂钩,两地政策性息率变动必须基本一致,以维持港澳联系汇率制度的有效运作。因此,澳 ...[详细]
-
2022中国成都)人工智能产业CEO大会日前在成都召开。现场解读了《成都市围绕超算智算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下称:《政策措施》)制定思路。《政策措施》从持续提升算力设施能级、推动算力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周頔6月16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6月份线上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今年1-5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5%。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