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裁员,车企大逃杀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陈平安
6月3日,特斯逃杀一封来自路透社爆料的拉裁邮件像一个天外陨石,砸入了特斯拉的员车大水池。
据路透社爆料,特斯逃杀特斯拉CEO马斯克在发给公司高管的拉裁“暂停全球所有招聘”邮件中表示,“特斯拉需要削减约10%的员车岗位”。而根据特斯拉提交给SEC的特斯逃杀最新财报来看,倘若消息属实,拉裁此次裁员可能波及近万人。员车
就在前几日,特斯逃杀同样是拉裁路透社爆料,马斯克在发给公司行政管理人员的员车邮件中强硬表态,要求公司员工每周至少在办公室工作40小时,特斯逃杀否则就离开特斯拉。拉裁后疫情时代,员车居家办公已经成为科技企业们吸引人才的方法之一,因此评论普遍认为,马斯克此举意在逼迫员工离职。
受此影响,截至6月3日美股收盘,特斯拉股价狂泻9.22%,一夜市值蒸发超过7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00亿元。
尽管6月5日马斯克在推特上宣称,未来12个月特斯拉员工总量将增长,领取固定薪酬的员工数量会相对平稳。但普遍的看法认为,马斯克这种言论更多的是为了稳定市场情绪。
特斯拉,要裁员了。
内忧外患的特斯拉
在写给高管的邮件中,马斯克将裁员的原因归咎于对经济有“非常不好的感觉”。仅仅依靠“感觉”做出裁员10%的决定或许有些不靠谱,但马斯克对经济的担忧绝非无的放矢。
自疫情以来,为稳住经济,美联储持续放水,通胀率居高不下。转折点来到了6月1日,美联储宣布正式开始缩表,三年之内要从市场回收3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市场上流通的美元将大量减少,人们持币投机的情绪会更重,随之而来甚至有可能是1929年的重现。
这个趋势在美国的汽车市场上体现明显。研究机构Wards Intelligence的最新数据显示,按照美国5月份新车年化率计算,全年销量仅1268万辆,远低于疫情前的1700万辆。
抛开外部环境的危机,特斯拉当下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受俄乌战争影响,全球车企都陷入了供应链危机,产能严重不足。雪上加霜的是,受中国疫情影响,一季度交付量占特斯拉全球市场总份额58.76%的上海超级工厂停摆三周,特斯拉四月国内销量仅1512辆,同比下滑94.15%,环比下滑97.70%。
今年2月,特斯拉还陷入了“幽灵刹车”事件的纠纷中。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宣布,将对41.6万辆特斯拉汽车展开正式调查。这也意味着未来特斯拉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与政府的交涉中。
同时,伴随着近两年特斯拉的迅猛扩张,其雇员数量也在激增,但其人均创收并不理想。据公开数据显示,仅2021年一年内,特斯拉便在全球范围内招募28,533名新员工,增幅速度超过40%。但相对应的每位员工每年给企业带来的收入为85.3万美元,与其他规模更大的公司相比并无明显差距。
在悲观的市场预期、层出不穷的黑天鹅事件以及特斯拉自身高速发展中遗留的积弊三方交织影响下,通过裁员来控制成本无疑是特斯拉的最好选择。
首富的经济裁员法
从特斯拉过往的历史来看,面对可能来临的危机,裁掉部分员工是其惯用的手法。在2018年和2019年的两次危机中,特斯拉都选择通过裁员来控制成本。
而根据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师马克德莱尼(Mark Delaney)的说法,此次裁员10%的做法可以为特斯拉每年节省约2.25亿至10亿美元的运营成本。
奇怪的是,此次裁员风波似乎并未波及特斯拉中国区。据界面新闻报道,一名接近特斯拉中国的相关人士透露,目前没有听说裁员消息,前不久还在大规模招人,且这次招聘和过往相比,力度比较大,以工程师岗位为主。
不难推测,这可能与特斯拉目前仍然火热的需求以及特斯拉中国区本身的良好表现有很大关系。
裁员信被曝光后,外媒透露了信中的更多细节,其中就包括此次裁员不包括一线员工。业内人士推测,目前特斯拉的业务处于扩张阶段,仍然需要大量的一线员工去保证电动汽车的交付。特斯拉的裁员或许将从工资较高的管理层开始,让生产更有效率。
在特斯拉拥有的四座超级工厂中,能撑起产能的只有上海和加州两座工厂,而上海工厂则日益成为特斯拉最重要的产能武器。
根据特斯拉2021年财报显示,2021年上海工厂的交付量占特斯拉总交付量的51.7%,年产量超过50万辆。在最新的2022年一季度财报中,这一比重继续上升,在全球交付量的31万辆特斯拉中,中国上海工厂占到了18.22万辆,占比超过58%,平均每台车的生产时间仅仅超过38秒(按照24/7无休计算)。
关键还在于,目前已经进入特斯拉上海工厂供应链的主要零部件厂商大部分坐落在上海工厂500公里范围内,其中包括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为主,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包邮区,业界称其为特斯拉的“四小时朋友圈”。依赖这种布局,特斯拉中国完成了对供应链的高效且精准的管理。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的零部件本地化率达到90%以上,这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特斯拉汽车的制造成本。表现在财报上,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归母净利润高达215亿人民币,同比暴增658%,毛利率达来到了惊人的32.9%。
值得一提的是,据第一财经此前报道,在政府支持下,特斯拉工厂工人数量恢复迅速,并已于5月23日由单班生产提升至双班生产。
这也就不奇怪今年五月马斯克发推称赞中国工人,“他们不仅会熬夜,凌晨三点也会兢兢业业地工作,他们甚至不会离开工厂。”
归根结底,“减员增效”的重点是能否增效,而非减员。
新能源车企的大逃杀
裁员的不只是特斯拉,今年裁员的企业不在少数。面对增长的乏力,包括腾讯、阿里等在内的大厂纷纷选择裁员,去年还在抢人的国产新势力们今年就传出了毁约应届生的新闻。
根据科技就业跟踪网站layoff.fyi的数据,上个月全球66家科技公司发出了高达1.68万份解雇通知书,超过今年前四个月以来52家公司裁员人数的总和(1.36万人),并达到了自2020年5月以来单月裁员数量的最高值。
半年来,纳斯达克已累计跌幅30.5%,科技行业经历了估值下降、股价下跌、融资周期放缓等状况。
有看法认为,经济衰退已经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而特斯拉裁员其实是在给其它车企敲响警钟。
因为从财报上看,特斯拉一季度的表现十分亮眼。数据显示,特斯拉第一季度总营收为1216亿人民币,净利润213.8亿元,单车净利润达到惊人的7万元。
这份财报有多优秀?对比一下国内龙头比亚迪就知道了。根据比亚迪最近公布的财报,2022年Q1归母净利润6.5-9.5亿元,单车净利润在480—1510元。
翻看国内其他新能源车企业的财报,蔚小理们仍然处于亏损的状态,其他则更不用说。即便如此,特斯拉仍开始缩衣节食,准备过冬。
市场不讲人情。
如果马斯克关于美国经济将持续衰退12-18个月的预言成立的话,随着而来的将会是严重的资产贬值,考虑到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新能源车企们也会迎来一轮新的行业洗牌。
削减研发,优化人力,业务收缩,这些都没问题。毕竟对于新能源车企们来说,活下去,才是目前最急迫的事。
(责任编辑:探索)
-
专家踩地毯考察玉米地?会务组:并非地毯,系雨后防滑铺的土工布
新京报讯记者 徐巧丽)近日,一则“贵阳一玉米田间交流活动专家铺地毯下地”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9月1日下午,贵州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旱粮研究所贵阳综合试验站)会务组工作人员回应新京报记者称,田间铺设的并非“ ...[详细]
-
5月17日,据航空工业,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大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机“吉祥鸟”AC313A在江西景德镇吕蒙机场成功首飞。 ...[详细]
-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县城建设中要守住几条底线 不能炒作房地产是一条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于祥明)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5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5月份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推进县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县城发展质量,更好满足农民到县城 ...[详细]
-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详细]
-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以金融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11月22日,2022中国资本创新成都)峰会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启幕。本届峰会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承办,以“凝聚资本力量 助力创新创造”为主题,围绕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 ...[详细]
-
据英国《太阳报》报道,俄罗斯已开始将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转移到芬兰的边境。当地时间5月16日,社交媒体上一段视频显示,载有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的发射车正在向芬兰边境行驶。伊斯坎德尔是俄罗斯短程弹道导弹,射 ...[详细]
-
欧盟表示,企业可以在不违反制裁的情况下继续购买俄罗斯天然气。在与俄罗斯就能源供应问题僵持不下之际,欧盟软化了立场。一位发言人周一表示,欧盟委员会周五向成员国发送了修订后的指导方针。在更新后的建议中,企 ...[详细]
-
硬核实力比拼!基金中长期超额收益榜发布,中欧、景顺长城、交银施罗德等20家公司上榜
基金中长跑谁是赢家?日前,研究所金融产品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三大榜单揭晓了答案。三大榜单分别包括《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超额收益排行榜》、《基金超额收益 ...[详细]
-
◎记者 陆海晴在进入资管行业之前,弘毅远方汽车产业升级混合拟任基金经理樊可担任集团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及高级主管。11年的实业经验让他对高端制造行业有着深入的了解,7年的投资研究经验则让他逐步搭建起自己的 ...[详细]
-
据俄罗斯《莫斯科时报》网站5月16日报道,一家俄罗斯饮料制造商推出了一个新的软饮料系列,以替代在俄乌冲突之后退出俄罗斯市场的偶像级品牌。俄罗斯饮料生产商奥恰科沃公司16日宣布,作为对可口可乐、芬达和雪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