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 时隔两年央行上调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 什么信号?

时隔两年央行上调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 什么信号?

2025-07-08 08:40:21 [时尚] 来源:各得其宜网

原标题:时隔两年央行上调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时隔上调售汇什信什么信号?两年

提高银行远期售汇成本,降低企业远期购汇需求,央行远期进而减少即期市场购汇需求。风险

人民币汇率破“7”后,准备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关注度持续提升。金率26日早间,时隔上调售汇什信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298,两年调贬378个基点。央行远期

随后,风险央行发布公告称,准备为稳定外汇市场预期,金率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时隔上调售汇什信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2年9月28日起,两年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央行远期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短线拉升逾200个基点,由跌转涨。截至10:25,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报7.1556,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报7.1568。

时隔2年,央行调整风险准备金率释放了什么信号?调整后将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

为何要调整?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被市场视为外汇市场“自动稳定器”工具。一般来说,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密切相关。

远期售汇业务是银行对企业提供的一种汇率避险衍生产品,企业通过远期购汇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未来汇率风险。

对于此次调整,市场普遍认为,上调远期售汇业务的准备金率,意味着要求金融机构按其远期售汇签约额的20%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相当于让银行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亏损计提风险准备,通过价格传导抑制企业远期售汇行为,属于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这将提高银行远期售汇成本,降低企业远期购汇需求,进而减少即期市场购汇需求,有助于外汇市场供需平衡。

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次央行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主要是通过市场化手段,增加了企业远期购汇成本,通过影响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行为,促进外汇市场供需平衡,避免企业过度“顺周期行为”、“羊群效应”,导致外汇市场非理性波动影响资源有效配置,拖累我国外贸和经济复苏。

经历5次调整

“8·11”汇改后,央行将银行远期售汇业务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至今,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共经历过5次调整:

1、为了应对较强的人民币贬值压力,2015年8月31日,该工具调整至20%;

2、2017年9月8日,人民币贬值压力消除,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至0%;

3、2018年8月6日,人民币贬值预期升温,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顺周期波动的迹象,央行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

4、2020年10月12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

此次调整是第5次调整。周茂华表示,央行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提醒近期人民币外汇市场存在异常波动倾向,释放人民币汇率“稳”的信号。结合以往经验看,央行稳定汇率的工具箱仍丰富。

9月5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上,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人民币长期的趋势应该是明确的,未来世界对人民币的认可度会不断增强。短期内双向波动是一种常态,不会出现“单边市”,但是汇率的点位是测不准的,大家不要去赌某个点。合理均衡、基本稳定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我们也有实力支撑,我觉得不会出事,也不允许出事。”

未来人民币汇率如何走?

近一段时间,美联储为抑制高通胀而加速收紧货币政策,随着美元指数不断走强,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元货币大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贬值。但与英镑、欧元、日元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相比,人民币贬值幅度相对较小,而且人民币汇率指数总体稳定。

数据显示,1~8月,欧元贬值了12%,英镑贬值了14%,日元贬值了17%,人民币贬值8%。“人民币贬值相对较小,而且在SDR篮子里,应该说人民币除了对美元贬值以外,对非美元货币都是升值的,而不是说对SDR篮子其他货币也是贬值的。在SDR货币篮子里,一个基本情况是美元升值了,人民币也升值了,但美元的升值幅度比人民币的升值幅度要大一些。所以,人民币并没有出现全面的贬值。“刘国强说。

市场分析认为,在美联储强势加息和加速紧缩、欧洲能源危机加剧的背景下,人民币以更具弹性的波动方式应对来自强美元的压力,短期看,人民币汇率阶段性承压,但不具备趋势性大幅贬值的条件。

最新公布的8月份银行结售汇数据看,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为71%,较今年以来月均值提升3个百分点,衡量售汇意愿的售汇率为67%,与今年以来月均值基本持平。

温彬认为,上述数据,一方面反映出在当前人民币汇率点位下,市场主体结汇意愿较强,将成为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市场支撑力量;同时也反映市场主体呈现“逢高结汇、逢低购汇”的交易模式,外汇市场交易秩序总体良好。

温彬强调,从我国经济基本面看,预计三季度GDP增速较二季度有明显回升,通胀水平温和可控,国际收支状况良好,特别是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等国际收支基础性项目保持较高顺差,为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

周茂华表示,从国内基本面、国际收支、人民币汇率弹性、人民币资产长期配置价值等方面看,人民币不具备趋势贬值基础。尽管海外宏观环境变化、市场波动剧烈,但人民币将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双向波动常态化。同时,随着人民币对风险因素逐步消化,国内经济稳步恢复,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人民币走势前景偏乐观。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常冉认为,在调节人民币过度升贬值的问题上,货币当局具备较充裕的管理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启动汇率中间价逆周期因子、调整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发行离岸央票、调节企业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

(责任编辑:知识)

推荐文章
  • 刘强东发全员信:京东高管降薪10%-20%,职位越高降得越多

    刘强东发全员信:京东高管降薪10%-20%,职位越高降得越多 11月22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京东内部人士获悉,刘强东发布京东全员信,信中提到,为提高基层员工福利待遇,同时尽量减轻公司压力,集团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京东集团副总监以上以及相对应的P/T序列以上 ...[详细]
  • 美国总统拜登宣布拨款2.31亿美元用于遏制枪支暴力

    美国总统拜登宣布拨款2.31亿美元用于遏制枪支暴力 当地时间2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向司法部拨款2.31亿美元用于“减少枪支暴力并挽救生命”。拜登表示,这些资金将用于创建和实施相关危机干预项目,如枪支安全计划、心理健康和药物滥用治疗项目,以及退伍军 ...[详细]
  • 欧佩克、IEA双双上调石油需求预期背后:欧美经济“软着陆”有戏了?

    欧佩克、IEA双双上调石油需求预期背后:欧美经济“软着陆”有戏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在经济阴霾的笼罩下,欧佩克、IEA几乎“习惯”了持续下调原油需求预期,而如今形势正发生微妙变化。2月14日,欧佩克几个月来首次上调了对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测 ...[详细]
  • 网下打新规则调整在即 私募基金须合规展业

    网下打新规则调整在即 私募基金须合规展业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昌校宇近日,中证协制定的《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网下投资者管理规则》等自律规则以下简称“拟定新规”),对参与打新的私募基金管理 ...[详细]
  • 裁员潮席卷华尔街!新出路是这个?

    裁员潮席卷华尔街!新出路是这个? 继硅谷高科技企业后,华尔街大型投行也悄然掀起裁员潮。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花旗银行集团已解雇约50名交易员,高盛银行部门也裁减数十人,摩根大通与摩根士丹利则正在研究裁员计划。最令市场惊 ...[详细]
  • 险企首次披露年度车均保费:超六成险企低于2000元

    险企首次披露年度车均保费:超六成险企低于2000元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编辑 马子卿 “得车险者得天下”,谈及财险机构业务,车险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作为财险业最重要的险种之一,车险一直是各家机构竞争的重点领域。然而,此“竞争”非彼“竞争”。如果说以前的 ...[详细]
  • 2月15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2月15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中国证券报农业农村部: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 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真刀真枪地干,需要真金白银地投,要形成政策合力和工作合力。”中央农办主任、农业 ...[详细]
  • 调查发现超半数65岁至69岁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

    调查发现超半数65岁至69岁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 转自:新华每日电讯老年人正在积极拥抱数字时代。日前,在第三届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上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65岁至69岁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这项由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北京 ...[详细]
  • 极光Q3营收8040万元 净亏损缩窄至2070万元

    极光Q3营收8040万元 净亏损缩窄至2070万元 11月23日(周三)美股盘前,(JG.US)公布了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极光Q3营收为8040万元人民币1130万美元),同比下降11%;净亏损为2070万元人民币290 ...[详细]
  • 财务公司需多角度加强风险管理

    财务公司需多角度加强风险管理 来源:经济日报近年来,财务公司进行破产、重组、解散的案例并不少见。日前,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批复公告,不予许可新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财务公司”)破产重整,引发市场关注。公告显示,新华联控股 ...[详细]
热点阅读